初中语文_《卖炭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2).doc

初中语文_《卖炭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疏通诗歌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1分钟) 同学们,咱们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唐诗——《卖炭翁》,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白居易。(板书课题) 二、【记一记】了解作者(3分钟) 1.学生简介作者。 2.教师补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将作者常识整理在课本上,快速识记。) 三、【读一读】初读诗歌(8分钟) 提出朗读要求:读对字音、读准节奏。 1.生自读,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找学生读。学生点评,师补充(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诗句的停顿)。 3.生齐读。 四、【译一译】理解诗歌内容(6分钟)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小组交流疑难。 3.思考:这首诗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例: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 五、【品一品】合作探究,体会情怀。(15分钟) 过渡: 师: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卖炭翁的生活遭遇吗? 作者对这位老人是什么样的感情? 生:“苦”、“惨”,“同情”(从“可怜”一词可以看出。) 我从 句子/词语,读出了卖炭翁的 ,令人同情。 例:我从“两鬓苍苍十指黑”读出了卖炭翁的年迈及劳动的艰辛,令人同情。 1.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一边品味,一边指导学生朗读。) 我从 句子/词语,读出了宫使的 ,令人 。 【演一演】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小结: 师:通过读这首诗歌,你觉得白居易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关心百姓疾苦, 师:不仅关心百姓,他还关心国家命运,他写这首诗,就是想让统治者发现自己的弊政,及时改正。这是忧国忧民。当然这得需要勇气,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遭受打击和压迫,但白居易是一个有良知的诗人,他不怕,这就是勇于担当。 板书:忧国忧民,勇于担当。 六、【背一背】(4分钟) 带着对白居易的一份敬仰,背诵诗歌,看谁先背过。 (学生根据提示,背诵全诗。) 七、【做一做】(2分钟) 推荐阅读: 《秦中吟》《琵琶行》 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唐诗,认识了一位伟大的诗人——白居易,他的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的精神令人敬仰。我们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喜欢上阅读诗歌,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 学情分析 《卖炭翁》面对的阅读群体是一群14.15岁的中学生,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诗的深层理解有一定难度,而如何让他们体验诗人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的情感产生共鸣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必须灵活安排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 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对本诗的作者白居易,学生并不陌生,特别是本诗通俗易懂。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主想象,合作探究,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会领会诗歌的内涵是可以实现的。 效果分析 导入练习效果明显,及检查了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补充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白居易诗歌创作的风格。 背诵练习效果较好。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怀的基础上,出示引导性的背诵材料,便于学生快速背诵。 《卖炭翁》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唐诗。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要。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学生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注重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教材的设计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增强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的作用。 《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之一,这是一首讽喻诗,用叙事的手法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描述了一位老人伐薪烧炭以及卖炭的艰辛,细致的刻画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统治阶级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语言朴实,通俗易懂,生动细致,充满诗情。体现了白居易创作诗歌的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该诗以人物为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由此可见“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这首诗歌具有细读的广袤的教学空间。 测评练习 导入练习: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