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分子间作用力
偶极-偶极作用力
色散力
诱导力
氢键
1.3 分子间作用力
1、 偶极-偶极作用力:极性分子间的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δ+ δ-
δ- δ+
δ+ δ-
一分子偶极正端对另一分子偶极负端的相互吸引作用。
1.3 分子间作用力
2、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内部电子不断运动,原子核不断振动,使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断
发生瞬间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瞬间偶极。
瞬间偶极又可诱使邻近的分子极化,非极性分子之间由于瞬间偶极相互吸引而
产生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色散力。
瞬间偶极
色散力始终存在。
色散力存在于各种分子之间。
1.3 分子间作用力
3、诱导力
诱导力发生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以及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与非极性分子所产生的诱导偶极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称为诱导力。
永久偶极 永久偶极
正负电荷 诱导偶极
重心重合
1.3 分子间作用力
4、氢键
氢同时和两个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并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相结合,形成氢键
氢键用虚线表示:X—HY
氢键的键能与元素的电负性及原子半径有关。
氢键 F H F O H O N H N N H F
键能KJ mol 28.0 18.8 5.4 20.9
氢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分子间作用力大小顺序:氢键 偶极—偶极作用力 诱导力 色散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_50108-2008.pptx
- (省二模)广东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二)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逐题解析).pdf
- 初中語文口语表达情境试题大全.doc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L21G404.pdf
- 2025年江苏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综合周练四(含答案).docx VIP
- (高清版)DB5115∕T 123-2024 地方储备粮扦样技术规程.pdf VIP
- DB5115_T 123—2024地方储备粮扦样技术规范.docx VIP
- SHT 3551-2024《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 四合庄6#楼装修施工方案.doc
- 最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