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离心泵的压水室和吸水室 ? 压水室概述 ? 螺旋形压水室 ? 径向导叶 ? 空间导叶 ? 吸水室概述 ? 半螺旋形吸水室 本章主要内容 3-1 压水室概述 一、定义 压水室是指叶轮出口到泵出口法兰的过流部分。 对节段式多级泵是从第一级叶轮出口到次级叶轮进口前,对水 平中开式水泵则是到过渡流道之前的过流部分。 二、作用和要求 1 、收集叶轮流出的高速液体,并将液体的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能。 2 、消除速度环量。 3 、为使叶轮流动稳定,压水室的流动必须是轴对称的→形成轴对称流动 三、形式 1 、螺旋形压水室(蜗壳、螺壳、涡室、涡形体) 2 、环形压水室 3 、叶片式压水室(导叶):径向导叶、流道式导叶、空间导叶 ( a ) 螺旋形压水室 ( b ) 径向式导叶 ( c ) 环形压水室 3-2 螺旋形压水室 一、工作原理 如果液体从叶轮流出后,进入两个平行的平板之间,当忽略液体 的粘性摩擦力时,这种液流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应遵从速度矩保持性 原理,即 const R v u ? ) 2 ( , / 2 2 2 R b v Q b Q R R v v v v tg m u m u m ? ? ? ? ? ? ? ? 因此,液流角α保持不变,即流动迹线为对数螺旋线。 实际不采用平板侧壁的方式,而大多采用梯形断面,个别为矩形或 圆形。 二、涡形体主要结构参数 断面 I-VIII :相隔 45 度,第 VIII 为螺旋线终点位置 隔舌:螺旋线起点位置 基圆:隔舌起始点所在的圆周 扩散管:第 VIII 断面至泵出口部分 隔舌起始角φ o :隔舌和第 VIII 断面的夹角 隔舌螺旋角(隔舌角)α o :隔舌处内壁与圆周方向夹角 三、涡形体的设计计算 1 、计算基圆直径 考虑因素: 隔舌间隙过小时,难以保证从叶轮流出的液体均匀进入涡形体, 振动↑隔舌间隙过大时,径向尺寸↑,效率↓ 污水泵取大值 2 3 ) 08 . 1 ~ 03 . 1 ( D D ? 2 、涡形体进口宽度 b 3 由 b 2 与盖板宽度来定: 2 2 3 05 . 0 D b b ? ? 3 、隔舌角 2 2 1 2 3 0 u m v v tg ? ? ? ? ? ? ? 0 ? 4 、隔舌起始角 0 0 45 ~ 0 ? ? 0 ? 低比转速取小值 5 、各断面面积 Q Q VIII 360 360 0 ? ? ? gH K v v 2 3 3 ? ? 3 v Q F VIII VIII ? ? 0 360 ? ? ? ? ? ? VIII F F 6 、扩散管 L D D tg VIII d 2 2 ? ? ? 当量扩散角θ ? VIII VIII F D 4 ? θ应为 8 ~ 12 ° 7 、绘制梯形断面 7 、绘制梯形断面 ) ( 2 3 2 1 F F F F ? ? ? ? 其中: ) ( 2 1 3 3 1 r R b F ? ? ? ? ? ? ? ? cos ) ( 2 1 3 2 r r R r F ? ? ? 2 3 360 90 ? ? ? ? r F ? ? 若给定 ,则: B BF b b r R H 2 4 2 3 3 3 ? ? ? ? ? ? ? ? A r R r ) ( 3 ? ? ? ? 其中: ? ? ? ? sin 1 sin ? ? A ? ? ? ? ? cos ) 1 ( 2 360 90 2 A A A B ? ? ? ? ? ? 四、涡形体绘制实例 3-3 径向导叶 一、导叶概述 导叶 = 若干个小螺旋形压水室 螺旋形压水室 = 单个叶片的导叶 结构形式:径向导叶、流道式导叶、空间导叶 二、径向导叶结构 正导叶:螺旋线段 AB : 用来保证液体在压水室内的自由流动 扩散段 BC : 用来把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 环形空间(过渡段) CD :用来变换液流方向 反导叶 DE : 用来消除环量,并把液体引入下级叶轮 因此,导叶同时兼有压水室和吸水室的作用。 三、径向导叶设计计算过程概述 1 、计算基圆直径 2 3 ) 05 . 1 ~ 02 . 1 ( D D ? 2 、计算导叶进口宽度 b 3 由 b 2 与盖板宽度来定 : mm b b ) 5 ~ 2 ( 2 3 ? ? 3 、确定螺旋线的角度和线型 4 、喉部面积 F 及叶片数 Z D 3 与 D 2 之差最大为 5mm 导叶进口安放角 , 螺旋线 喉部面积 F=a 3 · b 3 ,最好为正方形;叶片数要与叶轮叶片数互为质数 5 、扩散段 当量扩散角为 7~9 度 , v 4 =(0.4 ~ 0.5) v 3 , a 4 = b 4 6 、过渡段 转变过程的面积逐渐收缩为宜 7 、反导叶 进口 D 5 , b 5 ,α 5 参照正导叶确定,出口 D 6 ,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认识编码 课件 黔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
- 漫漫自考路,悠悠自学情.docx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3月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2(无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浙江专用)压轴题06 相似相关压轴题(教师版).docx VIP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PSP版波斯王子启示游戏攻略.doc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综合(面积问题)(含解析).docx VIP
- 2009~2012社保缴费基数(全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与圆综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