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本论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 Au 催化重氮化合物与苯基不饱和脂肪醇偶联反应
和Pd 催化(E) ‑N ‑甲氧基肉桂酰胺乙烯基C-H 官能团化反应进行了详细的机理和选择性本质的
研究,合理地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为新型相关有机反应的开发和新型催化剂的设计提
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具体创新成果如下:
(1)研究了金催化重氮化合物与芳基不饱和脂肪醇偶联的反应:苯丙炔醇Ba 生成[4+1]-环
加成产物P4a ,而丙烯醇Db 产生[2,3] - σ 重排产物P5b 。计算结果表明,P4a 的形成涉及以下关
键反应步骤:催化剂与苯基重氮乙酸酯配位,N2 解离,Ba 中羟基O 的亲核进攻,[1,4]-H 迁移,
配位异构,5-endo-dig 环化,[4,1]-H 迁移,H O 协助的[1,3]-H 迁移。继[4,1]-H 迁移之后,反
2
应会经历能垒稍高的五元开环步骤产生痕量的P5a([2, 3]- σ 重排产物)。由于随后反应的不可逆
性,这些痕量P5a 将保留在溶液中。这就是为何实验上检测到痕量 P5a 的真正原因。此外,对
Ba 参与的化学选择性进行了探索,并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予了解释:(I)羟基H 与卡宾C 之间
强的静电排斥,以及过渡态结构中强的三元环张力使得 O-H 插入产物 P1a 的形成变得困难;
(II) Ba 中C2 原子的亲核进攻导致过渡态结构发生了变形,从而增加了形成环丙烷化产物P2a
的能量消耗。(III)与Ba 中sp 杂化的C2 原子相比,Db 中sp2 杂化的C2 原子产生额外的pπ-pπ
轨道重叠,极大地促进了五元开环过程,最终导致唯一产物P5b 的生成。
E
(2 )研究了钯催化的 (E )-N- 甲氧基肉桂酰胺(1)的C-H 官能化反应,该反应选择性
E Z
地生成α-C-H 活化产物:P 为副产物,而C=C 双键旋转异构体 P′为主要产物。目前的理论
Z
研究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I)生成 P′的详细反应机理。实验和理论文献中提出的的反应机理
涉及太高的反应能垒,不能完全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基于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氧化/还
原促进的双键旋转机制,涉及Pd (0 )→Pd (II )→Pd (0 )的转化。反应首先经过PdL (L=t-BuCN )
2
E Z
与 P 中的C=C 双键配位,再经氧化环化/还原去环化协助的C=C 双键旋转,最终生成 P′ ,
同时活性催化剂 PdL2 再生。(II) 揭示了产物E/Z 立体选择性的本质。计算结果表明,在反应
E E E Z
的初始阶段,反应只生成 P 。一旦 1 耗尽,P 立即作为新催化循环的底物,缓慢地转化为 P′。
Z E
由于逆反应更高的能垒,少量的 P′将可逆变为 P 。(III) 阐述了区域选择性的内在原因。理论
研究表明,α-C-H 活化的区域选择性主要是α-C 原子与金属中心之间较强的静电引力所致。
关 键 词:过渡金属催化,卡宾迁移,C-H 活化,选择性,反应机理,密度泛函理论
I
Abstract
Abstr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