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薇
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白薇 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
C.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春、秋
二季采挖,洗净,干燥。切段,生用。
白薇苦、咸,平,无毒,寒。归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①直立白薇,又名:三百根、牛角胆草、苦胆草、羊奶子、山烟、百荡草、老龙角、羊角细辛、上天梯、大向砂、九根角、节节空、大
百砂、双角果、婆婆针线包、 底线补、山老瓜瓢。萝藦科,鹅绒藤属。
多年生草本,高 40~70 厘米,植物体具白色乳汁。根茎短,簇生
多数细长的条状根。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
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广卵形, 长约 5~10 厘米,宽约 2.5~
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被短柔毛,老时渐脱落,下面淡绿色。
密被灰白色绒毛,叶脉在下面稍隆起。伞形花序腋生,小花梗短,
下垂,密被细柔毛,花黑紫色,直径约 1~1.5 厘米,花萼 5 深裂,
裂片披针形,外侧密被细柔毛,花冠 5 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先端
钝,外侧疏生黄褐色细柔毛,副花冠 5 裂,裂片椭圆形,上部围绕于
蕊柱顶端,与蕊柱几等长,下部与花丝基部相连,雄蕊 5,上部与雌
蕊合成蕊柱,雌蕊由 2 心皮组成,两心皮略连合,子房上位,花柱四
周有短柔毛,柱头位于蕊柱下。蓇葖果角状,纺锤形,长 5~8 厘米,
宽约 1.5 厘米。种子多数,卵圆形,有狭翼,先端有白色长绵毛。花
期 5~7 月。果期 8~10 月。②蔓生白薇,又名:白花牛皮消。
形态与直立白薇相似,惟茎上部为蔓生,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或
椭圆形,花较小,直径约 1 厘米,初开时黄绿色,后渐变为黑紫色。
生于山地。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
【药性】苦、咸,寒。归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应用】
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本品苦寒,善入血分,有清热凉血,益
阴除热之功。若治热病后期,余邪未尽,夜热早凉,或阴虚发热,骨
蒸潮热,常与地骨皮、知母、青蒿等同用;若治产后血虚发热,低热
不退及昏厥等症,可与当归、人参、甘草同用,共收养血益阴、清热
除蒸之效,如白薇汤(《全生指迷方》)。本品既能退虚热,又能清实
热,与生地黄、玄参等清热凉血药同用,还可用治温邪入营,高热烦
渴,神昏舌绛等。
2.热淋,血淋。本品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可用于膀
胱湿热,血淋涩痛,常与木通、滑石及石韦等清热利尿通淋药同用。
3.疮痈肿毒, 毒蛇咬伤,咽喉肿痛。本品苦咸而寒, 有清热凉血,
解毒疗疮,消肿散结之效,内服、外敷均可。常与天花粉、赤芍、甘
草等同用,治疗血热毒盛的疮痈肿毒、毒蛇咬伤,如白薇散( 《证治
准绳》),也可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若治咽喉红肿疼痛,常与金银
花、桔梗、山豆根同用。
4.阴虚外感。本品还可清泄肺热而透邪,清退虚热而益阴,故常
与玉竹、豆豉、薄荷同用,治疗阴虚外感, 发热咽干、口渴心烦等症,
如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用法用量】煎服, 4.5~9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
2.《本草纲目》: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3.《本草正义》:凡苦寒之药多偏于燥,惟白薇则虽亦属寒而不伤
阴液精血,故其主治各病,多属血分之热邪,而不及湿热诸证。凡阴虚有热者,自汗盗汗者,久疟伤津者,病后阴液未复而余热未清者,皆为必不可少之药,而妇女血热,又为恒用之品矣。
【宜忌】
①《本草经集注》:恶黄芪、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及天行热病,或汗多亡阳过甚,或内虚不思食,食亦不消,或下后内虚,腹中觉冷,或因下过甚,泄泻不止,皆不可服。
③《本草从新》:血热相宜,血虚则忌。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强心苷等。其中强心苷中主要为甾
体多糖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白薇素。
2.药理作用: 本品所含白薇苷有加强心肌收缩的作用,可使心率
减慢。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解热、利尿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白薇又可治疗其他疾病,如:用白薇、党
参(或人参)、当归、炙甘草,水煎服,随证加减,治疗血管抑制性
眩晕
11 例,治愈
9 例,一年未复发,有效
2 例;有用白薇、泽兰、
银花、玄参、白芍等,水煎服,治疗红斑性肢痛
27 例,疼痛缓解者
25 例,无效
2 例(中药学
2001:585)
4.不良反应:现代研究证明白薇有较强的强心作用,内服过量,
易引起强心苷样中毒反应,中毒量为 30~45g,可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