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河边“竹竿老头”十余年义务救上百人.docVIP

万泉河边“竹竿老头”十余年义务救上百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泉河边“竹竿老头”十余年义务救上百人 琼海七旬老人魏文贤,“住”大坝上救助溺水者,不收一分钱。 长年在万泉河边救人,魏文贤觉得很快乐很满足。 5月4日下午,记者采访魏文贤时,恰巧有人遇险,老人拿着竹杆救人。   万泉河边,7旬老人魏文贤略微佝偻着身子,坐在河边,身边放着一根长竹竿。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清澈的河水映照出他矮小个子里的傲岸:过去的十多年,他义务守在岸边,用他手中的长竹竿从万泉河的暗流中救起了上百名溺水者。   一根瘦长竹竿,撑过了人生的寒暑春秋,撑起了多少生命。别人连做梦都想着要住高楼大厦,他却离开了屋檐,住到大坝边做他的义务救生员;别人绞尽脑汁想赚钱,他却用双手推开了被救者递过来的红包,报以一笑。没有人支付他工资,但他并非一无所获。相反,他收获了快乐和人生的意义。   □南国都市报记者 杨金运 杨琼文/文 陈卫东/图   突发惊险一幕 他再次伸出竹竿相救   5月4日下午,琼海万泉河嘉积水电站大坝周边异常热闹。坝上换衣服的,河里游泳的……大坝边六、七处“水深危险”、“禁止游泳”成了摆设。“这里是消暑的好地方,为什么禁止游泳。”一位游泳者说着便朝水中一跃。   没人留意到,坝上有个老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魏文贤皮肤黝黑,山羊胡子灰白,身边放着一根比他高两三倍的竹竿,一动不动盯着水面。   “好人!每天都在这里。”一群刚上岸的游泳者异口同声地说。谢先生来自黑龙江,在琼海生活多年,每次来游泳他都看到魏文贤坐在岸边,“他在这里救人很多年了。”谢先生说,曾见过魏文贤救过人,“竹竿是他救人的‘武器’。”   突然,魏文贤站了起来,抡起竹竿往水里送。河里一位60岁左右的男子被暗流吸住了。“抓住竹竿。”魏文贤大叫。男子没能抓住。人群一阵惊呼,几秒钟后,男子的头出现在过道下游。魏文贤的竹竿再次伸过去,男子没能握住。男子又被吸到第二个过道底部,快被冲到10米外的发电闸门时,才抓住了几个中年人扔过去的救生圈,最终被拉上岸。此时,魏文贤才松了口气。   见人溺亡心痛 “全职”救人不求回报   没有人让他这么做,也没有人给他发工资。把“救人”当己任,对于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顺的渔民的举动,很多人“不解”。这是魏文贤的“偏执”。他并不觉得自己的付出有多伟大,乐在其中。   “我从小在万泉河边长大,每年都看到有人淹死。”魏文贤说,溺亡者家人的悲痛让他极其难受。他发誓要尽力救助那些溺水者。   “我哥哥很能吃苦,甘于贫困,是个付出不求回报的人。”魏文贤弟弟魏文庄说,“十多年了,一直坚守在河边。”他不解,问哥哥为什么,魏文贤只是笑笑:“习惯了,喜欢做”。“2009年后,他孩子长大了,这就成了他的‘主业’。”魏文庄偶尔也帮哥哥,曾一起救过3人。   2010年夏天,一个大个子年轻人差点被大坝发电闸门吸进去,魏文贤在坝上用手抓住年轻人,但吸力很大,魏文贤大喊弟弟,魏文庄游过去,跟着一起拉。“年轻人的背就刮着大坝边缘被拉上来的,太惊险了。”魏文庄说,当时那个年轻人连声“谢谢”都没说就跟离开了,“哥哥一点都没怪对方,反而很高兴能救人。”魏文庄说,“很多人都以为他救人有工资领,其实,他一分钱都没收。”   夫妇溺水被救 下跪求他收下“谢礼”   谁也说不清魏文贤救起多少人。有人说,起码上千人。魏文贤说,他每天都在这岸边,碰到有人靠近危险的地方会提醒他们,一年救起溺水的有十个八个,十几年下来有上百个吧。   “他是个很执着的人。”住在魏文贤家不远的王书镇说,魏文贤每天都在河边劝人不要游泳,但对方有时会冷眼相对。“他不在乎。”王书镇说。   说起救人,附近居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一对被救的夫妇给魏文贤下跪。去年5月,魏文贤和往常一样守在大坝上,突然,他看到一对50多岁的夫妇被暗流吸住,不断吸往大坝水闸。魏文贤连拿竹竿的时间都没有,整个身子趴在大坝上,张开双手,冲着这对夫妇大喊“抓住”。千钧一发之际,两人抓住了他的手。两个人的重量落到魏文贤手上,他只感到手一下子往下一挫,磕在大坝上,磕出了血。顾不上痛,魏文贤不停告诉自己:不能放手。血慢慢从魏文贤的手腕处流出来。急流,仍在拉扯着两条生命。魏文贤坚持了5分钟,听到呼救赶来的人才把两夫妇拉上来。   “救命恩人,你在这里等我回来。”被救者中的妻子原地“守”着魏文贤,丈夫开车赶回住处,回来时拿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和一个红包。魏文贤和往常一样选择了拒绝。这时,这对夫妇扑通跪了下来,说:“如果不收下我们就跪着不起来”。魏文贤只能把东西收下,但红包坚决不要。“我哪里想那么多,就觉得又救了两个人,心里很舒服。”魏文贤说。   靠低保维持生活 抓了鱼跟邻居分享   每天中午,匆匆扒两碗稀饭后,魏文贤就往万泉河大坝赶,在那里守到晚上9点多,等人群散去他才回家吃饭。吃完晚饭,他又返回“岗位”,卷一床草席睡在大坝边。每天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