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急诊雾化糖皮质激素用药研究
1资料和方法
从20XX年6-11月我院儿科急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雾化吸 入处方3000张,共计1.8万张,根据就诊卡号筛除同一患儿连续多 日用药的重复处方,得到6327张处方,选取其中应用雾化吸入型糖 皮质激素的处方5881张(93.0%)o参考国内共识[3-6]及药品说明书, 按患儿年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临床诊断等项目进行 统计分析。木研究将不符合说明书相关规定的用药列为超说明书用药, 主要包扌舌:(1)超适应证用药,凡临床诊断不符合说明书标示适应证, 均视为超适应证用药,其中有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视为合理超 适应证用药。(2)超给药途径用药,与说明书给药途径不符则视为超给
药途径用药。
2结果
2.2雾化吸入处方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
6327张雾化吸入张处方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处方5881张 (93.0%),其中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处方4233张(70.3%),吸 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的处方1748张(29.7%);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 素主要应用于6岁以下患儿(75.2%),但未见用于新生儿。见表2。
2.2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雾化联合用药情况
5881张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雾化的处方中,单用糖皮质激素 雾化的处方仅72张(1.2%),二联用药处方3442张(58.5%),三联用药 处方2367张(40.3%)。见表2。
2.3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雾化的临床诊断分布情况
5881张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雾化的处方中,明确治疗哮喘或 支气管哮喘的处方682张(11.6%),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处方519XX 年龄分布情况来看,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6岁以下患儿,这 与患儿呼吸系统正处于薄弱期,并未发育完全,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属于易感人群有关。我院设有新生儿专科门诊,急诊就诊多转入新生 儿住院治疗,因而未见新生儿使用此两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药物数据, 其使用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本研究抽取的处方用药中,吸入用布地 奈德混悬液、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浪彼溶 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等为专用雾化吸入剂型; 而重组人干扰素alb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在国内尚无专用于雾化吸入剂型,注射制剂的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 属于超给药途径用药。其中,注射用糜蛋口酶雾化时,接触眼睛容易 造成损伤并且该药对肺组织有损伤,吸入气道内可致炎症加重并诱发 哮喘,故不适合雾化吸入给药[6]。临床已有相关经验报道[8-9],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重组人干扰素alb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常用于雾化吸入,优势在于较肌肉注射其临床疗效明显,且使用方便、 为无创伤给药,更容易为儿童接受,且基木符合共识[4]使用范围。 今后需要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肾 上腺素)有利于控制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但对P受体的特异性 选择效应弱于B2受体激动剂,不推荐用于儿童哮喘缓解治疗[20]。 引起儿童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常见病DU如鼻病DU、流感 病DU、副流感病DU、腺病DU、呼吸道合胞病DU等[22],重组人 干扰素alb注射液作为抗病DU药物雾化吸入,临床己有循证医学文 献[12-13],但说明书中尚无儿童准确雾化吸入剂量,其安全性有待 研究。我院联合用药率达98.8%,在药物选择上应根据病情权衡联合 用药是否优于单用,并进一步观察。
建议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理配伍治疗,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避 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节约医疗费用。参考共识[3],吸入型糖皮质 激素除治疗哮喘、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外,在感染后咳嗽、 婴幼儿喘息、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围手术期、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 喉炎、咽炎等疾病中的应用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属于合理超适应证 用药。本研究中临床诊断为“咳嗽、疱疹性咽峡炎〃的处方391张(6.6%), 是否有明确的用药指征,未见相关循证依据,属于不合理超适应证用 药。其中“咳嗽〃仅是症状表述,尚未确定病因,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 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目的。气道异物为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 好发于[?3岁幼儿,对于长期咳嗽,治疗效果欠佳者,注意询问异 物吸入病史,并做胸部X线检查,排除异物吸入的可能[14]。疱疹 性咽峡炎主要是由科萨奇病DUA组引起的小儿常见呼吸道急症,尚 未见有关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循证依据支持,其有效性需进一步探讨。 此外,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会引发口腔念珠菌病、咳嗽、声音 嘶哑、发音障碍、咽部刺痛、咽炎等局部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 发生会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判断而延误病情。目前,在我国尚未有 相关超说明书用药国家立法,儿童属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