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最后一个铁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百姓故事-最后一个铁匠 在这座素有“小香港”之称的美丽园林城市里,却有一个低矮、狭小的铁匠铺在 倔犟地生长着,好像给城市光滑的肌体打上了一个“补丁” 。这块“补丁”,就是 铁匠铺主人祥叔打的。 铁匠铺门可罗雀,祥叔一个人坚守着,看上去很孤单。 一个周日的下午,我闲着无事,就到铁匠铺找祥叔吹水。他正在打铁,见我到来, 马上泡了一壶铁观音,招呼我喝茶,然后就自个儿忙开了。我想帮他,围着他转。 脸庞正被炉火熏得通红的他,马上摆手止住我: “别转别转,你碍手碍脚的,会 越帮越忙。”我只好乖乖坐下喝茶。 祥叔本名张春祥,现年67岁,满头银发。虽年事已高,但腰板硬朗,挥锤打铁 赛过壮小伙,是东莞响当当的铁匠。他 16岁就跟父亲学打铁,一打半个世纪, 前后带出二百多名徒弟。改革开放后,祥叔靠打铁打出两幢楼,一时风光无限。 而今,二百多个徒弟无一人愿意继承衣钵, 儿子宁愿打工也不愿打铁,只留祥叔 一人在“孤军奋战”。 “六月炉边铁匠,勤能致富;腊月水面渔翁,俭能持家。”这副由他自撰的对联, 就挂在铁匠铺里。祥叔自嘲道:“别看我只有小学文化,可我走南闯北,见多识 广,算是半个文化人了。” 祥叔的铁匠铺里有一个大炉子,一副铁匠台,一部击打机。炉火呼呼直叫,把铁 烧红后,他用钳子咬住铁,放在击打机上锤打;稍打出形状后,就把铁放在铁匠 台,挥动锤子,“哐啷”、“哐啷”连续击打;把铁打成形后,再回炉淬火。炉火 把他的脸映得通红,汗顺着脸颊直淌。 打完铁后,祥叔擦了擦汗,呷了一口茶,和我摆起了龙门阵。小王,我只读了个 小学,不是我读书不行,而是家里没钱让我读,只好作罢。父亲是个铁匠,我 16岁就跟父亲学打铁,那时大伙叫我“小铁匠”。打铁还须自身硬,主要有“三 硬”:腰板要硬,不管再苦再累,腰板要挺直,腰板挺不直,就打不成铁;腿要 硬,有个电影名叫什么来着,对,站直喽,别趴下,腿若不硬,趴下了,也就完 蛋了;双臂要硬,双臂不硬挥不动锤。初学打铁,一锤下去,虎口生痛,腰板发 软,双腿打颤。16岁的孩子哪经得起“三硬”的折磨,我不想干了,打个鸟铁。 但为了吃饭,必须打下去。跟着父亲学打了 4年铁,没少挨骂,但总算打出来了。 我很快另立门户,在万江、中堂等地带了 3个徒弟,大伙不再叫我“小铁匠” 了, 改口叫我“小师傅”了。 祥叔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用袖子抹了抹嘴,把茶杯重新满上。上个世纪六七十 年代,东莞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河涌,河水清澈见底,用手捧起一捧水就可以喝; 稻田纵横交错,绿油油的稻子一望无际,整齐地随风摇曳,美得让人流泪。那个 年代,打铁挺吃香,我和几个徒弟打农具,今天到这个大队,明年到那个大队, 吃了东家吃西家,而且还有点工钱。我把工钱平均分给徒弟,他们对我感激得不 行。我凭打铁这门手艺,混得不愁吃不愁穿,还能贴补家用,我很满足。 祥叔边呷茶,边叹息。我打铁技术过硬,打的农具耐用,人又实在,名声也好, 是东莞屈指可数的铁匠。我的徒弟越来越多,先后带了二百多个徒弟。他们跟着 我,看的是我的技术和人品。要不,谁愿做你的徒弟。改革开放初,我迎来了铁 匠生涯最为辉煌的时期。那时,工地多如牛毛,厂房如雨后春笋般一间间冒出来。 我的铁匠铺门庭若市,我给工地打钢钎、长铁钉、马钉等,每天面对熊熊炉火, 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我靠打铁的双手,打出两幢楼,村里人对我刮目相看。 祥叔又端起茶杯,脸色有些不自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人打铁,到了九十年 代打铁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好多徒弟放下铁锤“下海”去了,劝都劝不回来,让 我很伤心。进入21世纪,二百多个徒弟竟无一人继续打铁,只留下我一人坚守。 我想把打铁传承下去,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没考上大学,我想让他继 承我的衣钵,继续学打铁。没想到儿子死活不肯,说打铁没出息,宁愿去打工也 不学打铁,这让我百感无奈。儿子不打铁,我再收徒弟。 1984年和1986年,我 收了两个四川徒弟,可他们不争气,打了几个月,嫌累,撒手不干了,说打铁太 原始、不是人干的活。那一刻,我感到世道变了。 “世道真的变得好快,我现在连一个徒弟都收不到,我的这门手艺恐怕要失传了。 祥叔的叹息声比山还重,“儿子说得对,在当今社会,打铁是没有出息的。而今, 在东莞只有我一个人在坚持打铁,我成了东莞最后一个铁匠。” 祥叔双眼黯淡,一脸落寞,再次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而后拿起铁锤, “哐啷”、 “哐啷”打起铁来。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