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中国投资图谱.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马锡中国 投资图谱 当中国还在努力学习淡马锡宪章的时候,淡马锡已经在中国赚了大把的钱。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悖论的结局。淡马锡以输入 管理经验为诱饵,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但结果是它更习惯以一个财务投资者华丽转身,这是淡马锡中国跃进的经典模式。 悖论带来的尴尬,在 2008 年 1 月 8 日开始被打破。一场耗时大半年的东新恋在这一天被中国投资者否决:作为淡马锡子公司的典范新加坡航空坚 持 3.8 元的价格购买东航增发股权,被指责为造成中国国有资产流失,其先进管理 经验则早已被淹没。 东新恋破局,意味着过去几年来,淡马锡在一系列中国 企业重大重组中屡试不爽的模式就此终结。 85 亿港元套现 2007 年 8 月底到 12 月初,淡马锡不断抛售三家中资企业中国 银行、建设银行、中国远洋的筹码,将大把现金收入囊中。此种举动曾经引发不少人士猜测和市场动荡。 11 月底,淡马锡通过摩根士丹利以每股 7.09 港元出售 2.8 亿股中国建设银行股票,共套现 19.9 亿港元 (约合 2.55 亿美元 ),几乎同时,以每股 4.09 港元的价格减持其持有的中国银行 117.92 亿股中的 10.82 亿股,引发中行股价当日盘中一度下跌超过 9%。此外,淡马锡还先后多次公开配售和悄然减持 8000 万股中国远洋,套现 21.6 亿港元。这样,淡马锡在 2007 年底的数天之内就筹集了 85 亿多港元。如此毫不犹豫的减持套现行动,新加坡媒体分析说与淡马锡面临的困局有 关。此前印尼的反垄断 机构判定淡马锡同时投资印尼国内的两家电信巨头的行为 违反竞争法,并指控淡马锡旗下的移动电话运营商收费过高。 2006 年何晶也曾 经犯了一个被《财富》杂志称为 “前所未有的惊人误判 ”的错误:收购他信家族的企业,卷入了他信家族的丑闻,导致泰国 政府对于主权财富 基金的强烈警觉。 淡马锡控股董事长 S. Dhanabalan对新加坡《海峡时报》 (the Straits Times)称,为应对目前针对主权基金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谴责声浪,淡马锡将实行一个三管齐下的战 略。他说,淡马锡首先将避免对某些对一个国家具有 “标志性 ”意义的企业占据控股地位。 “淡马锡的售股举动可能有两个目的:其一,对其他投资筹资;其二,令 自己在华投资更为谨慎, ”Lombard Odier Darier Hentsch (Asia) Ltd驻香港的副总裁 Lawrence Lo 说。 但种种解释并未消除市场疑虑,反而让外界进一步解读:淡马锡和其子公司新航收购 24%中国东航股权的尝试,可能遇到麻烦。在淡马锡政府公关一向做得很好的中国,这似乎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陈庆荣救场 或许意识到时代已经朝着新的方向演进,在此 关键时刻,新加坡驻 上海总领事陈庆荣提前 结束任期,赶往 北京出任淡马锡中国首席代表。这个消息让外界引起某种联想。 刚满花甲的陈拥有新大文学硕士和 美国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既 做过外交官也做过新闻官, “长袖善舞,擅与媒体打交道 ”,多名与他接触过的商人、官员都这样肯定。从外交界引入陈庆荣,是淡马锡中国布局的又一步棋。无论是在淡马锡掌门人何晶为数不多的公开演讲中,还是淡马锡的年报中,关于中国的 战略部分,下面这段描述开始变得立体起来:中国 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高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中产阶层的出现,人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为淡马锡在民用住宅开 发、消费品行业,能源及资源业的投资创造了 机会 。过去 20 年里,淡马锡主要依靠关联公司 (简称淡联公司 )的投资及商业合作参与中国经济发展。 1980 年代的投资主要集中于 房地产、酒店业及服务业相关的行业;现在的投资领域覆盖从 金融业、制造业到港口、运输及物流的多种行业。现在,淡马锡更增加了自身的直接投资。但在亚洲市场对淡马锡开始审慎,尤其是东新恋破局之后,能否沿着上述既有 的战略进行,需要更加细腻的操作,尤其在人事布局上先于业务布局。陈在 1990 年出任前总理吴作栋的新闻秘书, 1997-2002年驻港四年。时值香港社会变动、新港双城竞争话题备受关注的时候。陈庆荣积极与香港媒体互动,搭建促进两地互相 了解的桥梁,也曾致函香港报章对新加坡政府通过淡马锡干预 股市的批评作澄 清。有了上述的资历和经验,陈庆荣被认为是合适人选。于是,接下来的问题是,陈庆荣的上任,是权宜之计还是淡马锡在中国未来的长远战略?至少在过去几年,淡马锡已经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和经验。 淡马锡的亚洲战略和中国机会 中国企业和政府对淡马锡已经是耳熟能详了。此三字本是马来语 “海边城市 ”的 音译,也是新加坡早年的旧名,最早出现在郑和航海带回来的地图上。 1974 年 成为新加坡财政部用于控制和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的主权财富企业的名字。截至 200 7 年三月底,淡马锡所管

文档评论(0)

153****37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