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8.1.1 (V
§ 18.1.1 (V2 -VJ /( Z2 — Z
第18章风垂直切变和理查逊数
§ 18.1环境风的垂直切变
环境风的垂直切变是预报强对流风暴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有些文献中,有时 称风的垂直切变为垂直风切变或简称风切变。但需注意的是,只有在不与水平风 切变混淆的情况下,才可将垂直风切变简称风切变。
很多文献指出,在给定的大气热力条件下,环境风场的垂直切变特征对雷暴 的结构、形态、生命史及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形成生命期长的对流风暴,需 要在风的垂直切变和大气不稳定能量之间达到某种平衡状态,即粗理查逊数 (简 记BRN见后面)的大小要适中。
Rasmussen与Bianchard(1998认为,0?3km高度范围内风随高度顺转是风暴 形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子;大多数强风暴发生在 0?3km内风暴相对风速大于 10m?s」、风向随高度顺转角度大于90 ?的环境中。
对于环境风的垂直切变,目前有两种理解: (i)算术平均风垂直切变:上下
两层乙与乙(Z2 >乙)间的风矢(或风速)差(V2 -VJ除以(Z2 — zj ;(ii)上下两 个厚度的加权平均风矢(或风速)差。
dz = (V
dz = (V2 -VJ /(
(18.1.1)
当遇到数学表达式中出现w..tz时,人们往往称之为环境风的垂直切变。因 此,当把 Wz视作被积分函数,而且在Z!?Z2之间对 z可积分时有:
式(18.1.1)表明,把环境风的垂直切变理解为(V2 -V1) /(Z 2 — Z1)似乎还是 合乎常理的。在日常业务中,对于Z!与Z2的取法,则有较大差异。
Rasmussen 和 Wilhelmson(1983)把下式定义平均切变:
-:eV / /
(18.1.2)
§ 18.1.2密度加权平均风切变
对于密度加权平均垂直风切变(Shr),文献[x]附录给出了如下公式:
z z
Shr=[。J(z) |V(z) I dz /。J(z)dz] _ 0.5(1 V (0) ? V (0.5km) I) (18.1.3)
其中Shr称谓0-Z气层内密度加权平均垂直风切变;Z为离地高度(AGL); 余为惯用符号。
§ 18.2理查逊数(Ri)
§ 18.2.1 理查逊数(Ri)
我们首先介绍不考虑水汽的情况,尔后(§ 18.2.2)再介绍考虑水汽的情 况。
Ri表达式
在大气湍流理论中,Richardoon数(理查逊数R )是一个重要的判据,它
描述了湍流运动因抵抗重力所做的功与雷诺应力使平均运动动能转变成脉动 动能之比值的大小,常常找出一个临界的R值Ri ,当R R时,乱流发展;
TOC \o 1-5 \h \z c c
g6.“z lz(18.2.1)当RiRi
g
6
.“z lz
(18.2.1)
2 2
(3) - C-:v)
z z
式(18.2.1)中孑为两个高度上位温的平均值(K)。厶亠为这两个高度上的
位温差,;LU z和上V z为两个高度上纬向风速和经向风速差
利用观测资料直接计算Ri的公式
如果以气压坐标系来表示Ri,则有:
Ri = -3
Ri = -3
匹鱼/[(山);+(〃
cp P丿
(18.2.2)
上式中■ ■:p是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和T分别是两等压面的气压和气温 的平均值。-T p为两等压面间的温度差。可以想见,若将温度差改为虚温差, 也许更严谨些。上u p和[=v p为两等压面之间的风速分量差。因而知道了两
等压面上的温度和风的观测资料,则很容易由上式计算出 Ri来。
3. 式(1822)的导出
下面介绍怎样由式(18.2.1)导出式(18.2.2)
对位温二「(吧八Cp求对数得:
P
Rd In1000
Rd In1000
In
(18.2.3)
对式(18.2.3)求微分得:
对式(18.2.3)求微分得:
1.1 Rd 1
d dT 0 - dp
B T Cp p
变微分为差分:
(18.2.4)
1 —
1 —
1
Rd 1
2
Tp -
- p
e
T
cp p
(18.2.5)
其中,厶6为两个等压面上位温的差值。 由准静力方程至得:1;?g(18.2.6)利用状态方程P二:?
其中,厶6为两个等压面上位温的差值。 由准静力方程至得:
1
;?g
(18.2.6)
利用状态方程P二:?RdT变换式(18.2.6)得
::p
RdT
pg
(18.2.7)
变微分为差分:
RdT
.-■:z
pg
(18.2.8)
根据式(18.2.8)得:
.-:zRdTUp(18.2.9)
.-:z
RdT
Up
(18.2.9)
pg
用(g力爲2乘式(1829)左右两端:
RdT
P
pg
(18.2.10)将式(18.2.5)代入式(18.2.10)右端得:
(18.2.10)
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