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
物理概念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教学难点。但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的核心,是学习物理、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这点,特别是在我参加“国培计划”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能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此,结合教学实际,我对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做个浅析。
一、要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最易为学生理解。对于初中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物理的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我就引导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
轮轴的实例。再如在《压强》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完成两个实验: (1)、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如
何?( 2)、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脚陷入的情况又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如讲“摩擦起电”时,当我手托一块事先使之带电的泡沫塑料块走进课堂,将它放在一个同学头上,摩擦后吸引该同学头发,一下子吸引住了全班学生,激发了学生继续了解摩擦起电原因的热情。
二、要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我注重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
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在“沸腾”概念的学习中,对于水烧开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注意冒气泡这一现象,而忽略了其变化,这样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沸腾、汽化的概念。这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水开的全过程:加热前有无气泡?加热过程中,气泡的部位如何?气泡怎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继续上升等,从而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上正确的轨道。
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引导。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某一具体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
三、要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何时Q=W,何时Q≠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1)、从错误中强化概念的认识
物理概念的学习重在理解。以这样一个力学中典型问题为例:一木块
沿斜面下滑,问下滑中木块受几个力作用?很多学生会回答为重力、支持
力、摩擦力、下滑力。无形中多出了一个下滑力。分析错误产生原因,就
是因为死记概念,没有理解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既要
有受力者又要有施力者。可见,概念的记忆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
样才能有助于物理概念的深化。通过错误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映象,丰富
学生对概念内涵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2)、用“类比”法帮助理解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如速度、功率、密度、电阻等等,在定义的时候思路上是完全相同的:通过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体本身的某种属性。对这些概念,通过类比,使学生能够达到融会贯通。例如把电流做功比做水流做功、把电压比做水压从而可使学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类比成实实在在的水,从而理解了电流和电压的实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科版教案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课.docx
- 河北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梳理篇课时训练12Units78八下练习冀教版57.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动词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情态动词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石家庄中考英语总复习被动语态专项练习.docx
- 河北省邯郸市语文中考名师预测仿真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易错题型集训234106.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梳理九全第20节Units910课时作业.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梳理八下第11节Units12课时作业.docx
- 河南省中考英语总复习第2部分语法突破专题11简单句和主谓一致试题3476.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