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诗歌精神”•美育教化.docxVIP

“儿童精神”•“诗歌精神”•美育教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精神”?“诗歌精神”?美育教化 王立春的儿童诗创作的艺术气质非常独特,有很强的辨识度。其十几年来的童诗创作——包括带有实验性质的诗集《跟在李白身后》(2015)以及《乌鸦诗人》《狗尾草出嫁》《梦的门》《乌鸦诗人》(海燕出版社,2021年1月)、《狗尾草出嫁》(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4月)、《梦的门》(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10月)。等几部近作在内,一直都在自觉地实践着“儿童精神与诗歌精神的内在融合和有机统一”王立春:《向着儿童诗的方向》,《文艺报》2008-03-15。的美学价值取向。 作为“素养型诗人”,王立春“既注意挖掘生活经验,又注意艺术素养的提高和对文化知识信息的收集”,谭旭东:《新生代儿童诗的可喜收获:评满族女诗人王立春的儿童诗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不仅创作力持久,且质量颇高。她在挖掘生活经验与不断汲取营养、积累学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传统资源的激活与大胆创新。王立春赋予了平日里人们习焉不察而正日渐消亡的方言俚语、乡间童谣,或是古典文学、欧洲童话等传统经典以新的生命力,使其绽放出绚丽光彩与生机,其童诗创作也因此呈现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与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倾心构筑诗歌王国时,王立春始终深切关注当下儿童教育与成长问题,尤为注重通过诗歌对儿童施以“润物无声”的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培养其真善美的道德情操与健全的人格心智。同时,作者还对当下社会存在的某些异化现象,如应试教育的沉疴、生态危机,甚至民族性格的重铸等问题予以了深刻揭示与思考,突显了其诗歌思想性的深广度。 在施以情感教育、传达道理,抑或在发出强烈呼吁以及批判的同时,王立春的童诗并未因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度而削弱其审美特性。她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倾听儿童的心声,将“儿童精神”“诗歌精神”与“诗教”有机地融为一体。 一、对中西传统资源的激活与创新 王立春的儿童诗创作,可谓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文字清新简洁,意境恬淡清逸,有“天然去雕饰”的淳朴之美。在情节构思、情境设置上,诗人颇为注重“通过陌生化方法追求差异性、新奇性”。这种打破传统常规思维范式的创新手法,大大增强了艺术的魅力与表现力。有论者指出,文学作品“思想价值的获得需以审美活动的成立为前提,而审美活动成立的前提是作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让读者驻足,只有陌生化方法能赋予它这种魔力”。杨燕:《什克洛夫斯基诗学研究》,第5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而“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即是王立春儿童诗想象如此恣肆新奇、夸张怪诞,富有淘气顽皮的童真童趣的关键要素之一。 曾创作过朦胧诗的王立春在转向儿童文学领域之后,现代派诗歌的某些元素也她被娴熟巧妙地移用到了童诗写作中。她的童诗,构思精妙、想象力不凡,日常生活片段、花鸟虫鱼、季节变换、昼夜更迭等自然现象皆可入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大自然现象的审美化、“陌生化”手法,依托儿童视角和思维特性,加之生动细腻、妙趣横生的微观情境的精心构思营造,描绘出了一幅幅动态的、颇具吸引力的画面。 如《梦的门》,诗人将玩耍了一天的孩子带着疲惫进入甜美梦乡的情景,以形象生动而富有故事性的動态画面描摹出来:“夜来了/孩子放下游戏/急忙到梦里去”,沿着地板大街、穿过床上马路,拐出被子胡同,走进睡袍巷子,到了枕头小道的尽头,掀开梦帘,打开眼皮般大小的梦的门,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诗人依凭如此新奇的想象,把小孩入睡这一再平常不过的日常情景幻化为充满童趣的奇妙梦境之旅。 季节更替、风云雨雪变换等自然现象也被编织成了趣味童话。如把霜花比作梦给寒风讲故事,风因隔着玻璃听不见,就突发奇想,直接把梦境画在窗子上而成了霜花。当孩子醒来时,“梦跑了/风儿也赶紧 捂住了嘴巴//那满满的一窗 霜花呀/把孩子昨夜的梦全部暴露了/怪不得孩子都愿意/久久地看着霜花呢/……那是他们做过的梦啊”(《霜花》)。空气遇冷而凝结为冰晶的自然现象被诗人以有趣的小故事展现出来,如此有创意的新颖构思,比那种直白地书写赞美霜花的艺术效果无疑要好得多。 此外,《冰凌花》《房檐上的冰柱》《太阳老了》《胆小的月亮》等诗,将冬去春来、雨雪变换、冰消雪化的自然现象或是日月星辰的变化,如同情景剧一般将其呈现出来。奇特夸张的想象与无穷的趣味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吸引力,“儿童精神”与“诗歌”精神也巧妙交融为一体。 就连难以具象化的潮汐现象在诗人的笔下也显得与众不同,充满了奇思妙想,绘声绘色、滑稽好玩。如《海水大被子》,“海水就像一个大被子/把海底蒙起来/退潮的时候/他就拽着大被子往回跑/海底的事儿/全让我看到了”,而海葵、海草、海螺、海龟、小蟹、花蛤蜊正在“海被窝”里玩得高兴时,“大被子猛地一拽走/海底的家伙全都傻了”。这时,它们有的在伪装自己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