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3.docx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3.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动画、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投影出示生字词)   2、边读边想,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实在不明白的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理解词义。   (2)指名说说,集体讨论。(其实从这几个句子这几个词语中,我们已经可以把整个故事串连起来)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中写起因的是哪些自然段、经过结果又是哪些?   2、组成小组分别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利用刚才出示的词语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出示几个比较难写的生字:侯、禀。   2、指名读。   3、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容易出错。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动画、   一、复习   1、齐读课文。   2、简要说说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收获?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   1、指名复述,师出示复述用的关键词语。   2、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

文档评论(0)

178****13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