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连新代用户调机参考手册
THINKVO 驱动器与 6MD 系统调试我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驱动器与系统通讯连接。
第二阶段:驱动器自我串列参数设定。
第三阶段:驱动器与系统同时运行优化
第一阶段:首先检车驱动器 .电机与系统各连接线是否连接正常,比如某次调机 中就出现 z 轴动力线 V 端与驱动器端虚接,导致调试完成后不断出现追随误差 警报与电机超负载警报。 所以请尤为注意线路的连接问题。 确定线路无连接问题 后,调整系统参数来达到相互导通状态。参数如下
21
1
*X 轴对应的轴卡端口号码
22
2
*丫 轴对应的轴卡端口号码
23
3
*Z 轴对应的轴卡端口号码
61 262144
62 262144
63 262144
81 4 X
X轴传感器分辨率(编:次/转;光:次/mm) 丫轴传感器分辨率(编:次/转;光:次/mm) Z轴传感器分辨率(编:次/转;光:次/mm) 轴的回授倍频
4 丫 轴的回授倍频
4 Z 轴的回授倍频
101
100
102
100
103
100
161
10000
82
83
X 轴马达的增益 (RPM/V) 丫 轴马达的增益 (RPM/V) Z 轴马达的增益 (RPM/V)
X 轴的 PITCH(BLU)
162
163
181
182
183
8000 丫 轴的 PITCH(BLU)
10000 Z 轴的 PITCH(BLU)
30 X 轴伺服系统的回路增益 (1/sec)
40 丫 轴伺服系统的回路增益 (1/sec)
40 Z 轴伺服系统的回路增益 (1/sec)
3 *X 轴传感器型别 (0:编码器;1:光学尺;2:无;3:绝对)
3 *丫 轴传感器型别 (0:编码器;1:光学尺;2:无;3:绝对)
203
3
221
0
222
0
223
0
261
250
262
250
263
250
301
4
*Z 轴传感器型别 (0:编码器;1:光学尺;2:无;3:绝对) X 轴轴的型态 (0:线性轴;1-5:旋转轴型态 A-E) 丫 轴轴的型态 (0:线性轴 ;1-5:旋转轴型态 A-E) Z 轴轴的型态 (0:线性轴;1-5:旋转轴型态 A-E) X轴位置双回授分辨率(编:次/转;光:次/mm) 丫轴位置双回授分辨率(编:次/转;光:次/mm) Z轴位置双回授分辨率(编:次/转;光:次/mm) X 轴位置双回授回授倍频
302
4
Y 轴位置双回授回授倍频
303
4
Z 轴位置双回授回授倍频
321
100
*X 轴名称
322
200
*Y 轴名称
323
300
*Z 轴名称
381
2
*X 轴位置伺服方式(0:CW;1:电压;2:AB)
382
2
*Y轴位置伺服方式(0:CW;1:电压;2:AB)
383
2
*Z轴位置伺服方式(0:CW;1:电压;2:AB)
第二阶段:调整驱动器参数或系统内串列参数:尤其注意电子齿轮比的设定为
8:1,否则会出现行程与系统显示不符。另如电机无抱闸请将 pa04从1100设定
为 0100。参数主要如下
PA001 H0000
PA202 电子齿轮比分子 8
PA204 电子齿轮比分母 1
PA509 H9900
PA606 对应轴卡号
PA410 50
第三阶段:调试完成后重新上电,再对各个轴的增益,丝杠间距,回授,寻原点 方向等进行优化调整。 ,如不正确还有面板上所有按键(拨档调速的,首轮上三 个轴和倍率都要测试一遍) ,软体行程极限最好也设定上, 反向间隙要测量出来, 并给予设定。 最后调整寻原点与快动手动的速度是否适中。 另以下参数根据实际 情况给予设定
421
30
X
轴切削位置检查窗口 (BLU)
422
30
Y
轴切削位置检查窗口 (BLU)
423
30
Z
轴切削位置检查窗口 (BLU)
461
6000
X 轴快速移动最高速度 (mm/min)
462
6000
Y 轴快速移动最高速度 (mm/min)
463
6000
Z 轴快速移动最高速度 (mm/min)
521
6000
X 轴 JOG 速度 (mm/min)
522
6000
Y 轴 JOG 速度 (mm/min)
523
6000
Z 轴 JOG 速度 (mm/min)
821
1000
X 轴寻原点速度 (mm/min)
822
1000
Y 轴寻原点速度 (mm/min)
823
1000
Z 轴寻原点速度 (mm/min)
841
100
X
轴寻原点的第二段低速速度
(mm/min)
842
100
Y
轴寻原点的第二段低速速度
(mm/min)
843
100
Z
轴寻原点的第二段低速速度
(mm/min)
901
300
X
轴零速检查窗口 (count)
902
300
Y
轴零速检查窗口 (count)
903
300
Z
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