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臥育才彳禽 扬旭
翻阅了历年部分高考数学试题中立体儿何的试题,参考新课改对立体儿何 的能力要求,结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浅谈对立体儿何问题的认识,希望与 大家交流。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将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如有不妥,请同学们、老师们批评指正!
立体儿何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而且应该是学生容易得分的题目,试卷 中绝大多数属中档题目,但不少同学在解立体儿何题目的吋候往往找不到解 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产生惧怕心理。事实上解立体儿何试题,只要具备了 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空间抽象能力,再结合一定的思考意识,是 不难找到突破口的。本文浅谈寻找立体儿何问题突破口时必须具备的儿个思 考意识。
一、针对试题画一张好图。
立体几何考查的是空间想象能力,而充分发挥想象能力的前提是能够画一 张好图。好的图形容易发现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而图形不好就会 对位置关系的分析、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带来负面影响。一张好图应具有:线 条流畅、视觉清楚、立体感强等特点。现举例如下:
例1、(东城区2003年5月模拟试题)正三棱柱ABC---bBC的棱长均为
2, P是侧棱A4上的任意一点
、求证不可能与面ACGA]垂直;
、当BG丄吋,求线段AP的长;
、在(2)的条件下,求二面C.-fi.P-C的大小。
分析:作图1或图2。(1)略。(2)取AQ的屮点E,连EC;、BE结合已 知可证P是側的中点。(3)用图一,不能说有错,但在解答过程屮几何元索之间的位置关系给人以难以想象之感,特别是解第三问时难以找出二面角平 面角的理想位置。把图形画成图二的样子,设B.P和EB交于根据已知条 件就容易发现ZC、HO就是二面角C-B.P-0的平面角。这要比在图一中好想 得多了。
二、特别注意特殊点(如中点、比例点)的意识。
明显的或者隐含的中点条件是立儿试题中常见的条件。有这类条件的试 题,突破口往往在于做出中线或中位线。有中点联系中线是因为中线和平行 四边形相关。特别是遇见等腰三角形千万不可忘记底边的中线,因为运用三 线合一性质进行探索,很可能会发现隐含的条件(如垂直)。有中点考虑中位 线,是因为中位线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既便于计算又便于证明。(给 出带有比例条件的点是中点条件的延伸,寻找其他同比例点就容易发现平行 和数量关系)。现举例如下:
例2、(2003年高考试题)如图3,直三棱柱ABC-A^C, 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ACB是90。,侧棱側二2, D,E 分别是CC.与A/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ADA3 的重心G。
(1)求4/与平面A3D所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 示);
(2)求点人到平面AED的距离。
分析:由已知条件得\ABD是等腰三角形应该没有丝毫困难,于是取的
中点F,连DE, EF应是首先做的辅助线。再由E在平面D4B上的射影G是
“购的重心知,G在DF上,且FG = |FDo三棱柱是直三棱柱,D是CG的 中点,连DE证EFCD是矩形乂在情理Z中。乂 EG丄FD ,FG ? 3FG=1。再注 意到A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就能逐步求出FG,EG,FD,FC,AB,A\B的值。于 是求出的和平面DAB所成的角的障碍就全部排除。
三、垂直意识
线垂直于面、面垂直于面、是立体几何位置关系的核心。思维往往从寻找垂直、利用垂直中展开。遇线垂直于面,应有“线垂直于面内的任何直线、 过线的而垂直于已知平面、应用三垂线定理证明”的意识。遇面面垂直应有
“过其中一面内一点向另一平面引垂线,或者过其中一半平面内一点向两垂 直平面的交线引垂线”的意识。遇要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则应有“通过一 个半平而内的一点向另一个半平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引垂线连接起始点 和后一垂足点”(或者通过起始点向棱引垂线连接两垂足。)(“两垂一连三垂 线。”)的意识。
再看例2的第二问
结合中点意识得出CF丄A3应在情理之中,又所给几何体是直三棱柱,得 出CF丄面433人更是顺理成章的。由DE // CF得:DE丄面433人,面 DEB丄面人应是连锁反映。再由图形的对称性立知5,到面DEB的距离就 等于A,到面DEA的距离。求出5,到面A.DB的距离只是举手之劳。
特别是,近些年的高考中基本都与垂直相关,而且很特殊,一般都可利用 空间直角坐标系,而后再用空间向量(高二开设)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这些 题目的关键还是寻找垂直关系,或构造垂直关系从而将抽象的转化成直接的 代数计算,以达到预期或预想的口标。现举例如下:
四、平行意识
平行是立体儿何中位置的另一重要关系。解题时还应该关注线与线、线与 面、面与面的平行关系。女m两平行平面被第三个平面所截,交线平行;线 面平行,经过线的平面和已知平面相交,交线和已知线平行;有中点考虑中 位线实施平行传递等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CT 2112-2012 塑料防护排水板.建材建工行业标准.pdf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某企业设备机长负责制.docx VIP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pptx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
-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2010汇编.doc VIP
- 【新教材】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认识地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中文).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pdf VIP
- MEGMEET麦格米特MC160增强型系列PLC随机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