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45 页
无线对讲系统技术方案
目 录
TOC \o 1-2 \h \u 11951 一、 工程概述 4
26984 1.1、需求分析 4
14324 1.2、设计依据 5
25688 1.3、设计原则 6
6783 二、 方案设计 7
27572 2.1、系统方案简介 7
17367 2.2、系统结构图 8
23048 2.3、系统结构说明 8
1167 2.4、系统功能 12
19602 三、 系统功能应用 12
2099 3.1、指挥调度的应用 12
3588 3.2、语音呼叫应用 14
14180 3.3、数据业务应用 18
7163 3.4、有线与无线互通的应用 21
22655 四、 系统开通事项 22
32461 4.1、合法使用执照的获取 22
26689 4.2、系统扩建方法 23
1786 4.3、系统故障影响及应对措施 23
2305 4.4、现场测试的步骤 24
23050 五、 系统设备技术指标 24
19588 5.1、数字中继台 24
17285 5.2、无线对讲管理工作站 25
13737 5.3、数字对讲机 27
21114 5.4、天馈分布系统单元设备 29
30784 六、 设备安装及说明 35
28870 6.1、基站设备的安装 36
17597 6.2、天线的安装 36
23266 6.3、馈线的安装 36
3975 6.4、连接 38
17612 6.5、无源器件的安装 39
16907 6.6、标识规范 39
28436 6.7、防水处理 40
17883 6.8、注意事项 40
853 七、 施工组织计划 40
13094 7.1、项目部组织架构 40
8673 7.2、施工进度计划 41
30297 八、 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 42
1383 8.1、免费维修保养 42
10125 8.2、系统的完善 42
13594 8.3、维修保养分类 43
19105 8.4、维修记录 43
16629 8.5、保修期满 43
无线对讲系统技术方案
工程概述
本无线对讲系统方案的中心要点是针对xx项目的无线对讲机通讯覆盖,它将在本项目区域核定范围内的地上及地下实现快速、简便、灵活机动的通讯,是用户方在管理、消防、保安、工程维修等部门必备的无线通讯系统。
无线对讲系统对于高档写字楼,公寓,酒店等综合性建筑群的安全保卫,设备维护,物业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也正因为如此,在目前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智能化设计标准中将无线对讲系统列为重要的子系统,并作为智能建筑高等级评定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本无线对讲系统技术方案对xx项目现有需求进行了详细、深入地归纳、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现有无线对讲系统具有的功能、特点,在确保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和发挥无线对讲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最终使本系统不仅能够满足xx项目这一特定用户的特殊需求,而且能够满足未来其他用户的广泛需求。基于上述目的,本解决方案在分析和比较了多个设计预案之后,提出了一个简单、可靠、实用的系统方案,并对该系统方案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说明。最后,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1.1、需求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无线对讲系统信号覆盖建设的特点,我们认为系统应满足:
工作频段:我国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分配给无线对讲系统的频段为VHF:136~174MHz和UHF:400~470MHz,本期无线对讲系统将根据当地无线电管理局审批的频率来实施。
通话质量要求:规定的集群通信话音质量五级评分标准的4级以上;
无线对讲覆盖区内可接通率:在无线对讲覆盖区内的99%位置,99%的时间移动手持对讲机可接入网络;
室内无线对讲覆盖的边缘场强:≥-85dBm,地下室及电梯≥-95dBm;
外泄电平(建筑物30 米外):<-105dBm;
覆盖区与周围各建筑内对讲机系统之间无互相干扰。
执照要求:按照国家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相关规定,申请及办理2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台执照》。
建立的通信系统拥有4个以上独立的转发通话组,信道在全区覆盖的前提下,可任意切换频道。
1.2、设计依据
在本规定中引用的标准和规范,是尚在通用的或最新版本标准。所有提供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测试、验收等标准均符合国际标准及国内相关行业现行的标准。这些标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98-199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