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_八上3课“飞天凌空”.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沙洋县长林中学 年级 学科导学案 课 题:3、“飞天凌空”主备人:肖传坤 组长签字: 时 间: 教学目标:1. 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 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阅读消息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教学重点: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教学难点:养成阅读消息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中国姑娘那“飞天”之美。 二、教学新课 一、前预习。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5分钟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5分钟 3.细读课文,揣摩新闻特写的一些常用写法。5分钟 4.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5分钟 二、题目解说。2分钟 记者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 三、后预习5分钟 1、字词,作者。2、本文报道了一件什么事?抓住了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3、本文按什么顺序?归纳本文的中心。 4、品味二、三段动词的作用。 5、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什么修辞? 四、小组展示 读准字音3分钟优雅( )掠过( )翘首( )屏息( )一刹那( ) 慷慨( )哧地( )悄然( ) 词语3分钟屏息:酷似:慷慨:轻盈: 由衷:如梦初醒:震耳欲聋: 背景2分钟 四、目标导学一:把握内容,体会写法 。提问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提问2: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明确: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解说清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分解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一般。 提问3: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吕伟跳水这一部分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明确: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静。跳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目标导学二:品读课文,把握情感 提问4:默读并批注,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 明确:可从选词、修辞手法、写法等角度进行品析感受。 示例:①“轻舒”“举起”“一蹬”“飞去”四个动词,把吕伟起跳的轻巧灵动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②“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③“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这里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的一样,现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奖” .读课文,学生思考: 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3分钟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 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3分钟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3、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用词的好处?3分钟 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 动态美。 2.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 “哧”地插进碧波。用词的好处? 镜头似地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 完美、震撼人心! 3、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 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 B动静结合,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uha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