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大型击剑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鲁班奖).doc

北京某大型击剑馆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鲁班奖).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目 录 TOC \o 1-3 \h \z 1. 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安排 1 3.1人员配置 1 3.2劳动力计划 2 3.3劳动力组织 2 4.施工准备 3 4.1技术准备 3 4.2材料准备及节约措施 3 4.3主要施工机械准备及需用量计划 4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 5.1材料运输及成品保护 5 5.2 无粘结预应力板施工流程 5 5.3 无粘结预应力梁施工流程 6 5.4 预应力筋铺放 6 5.5 质量自检及持续改进措施 11 5.6 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11 5.7 预应力筋张拉 11 6.质量要求 13 6.1预应力筋安装质量要求 13 6.2预应力筋张拉质量要求 14 6.3 质量保证措施 14 6.4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15 6.5 质量管理程序 15 6.6 质量评定 16 6.7 质量回访 16 7.注意事项 16 7.1. 安全管理及治安消防措施 16 7.2 环保措施 16 7.3 生活管理 16 1. 编制依据 序号 名 称 编 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92-2004) 4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85-2002 5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6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家会议中心工程施工图纸 7 关于加强奥运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通知 京建施[2005]868号文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奥运项目,属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奥运期间为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击剑及现代五项中击剑和气手枪等比赛项目的使用场所 建筑的长期使用功能为国家级的会议中心,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举办国际性会议、综合展示活动的大型会议中心。内有会议场所、展览大厅、长期展示及办公楼、商业零售等相关配套设施。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家会议中心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北侧奥林匹克公园(B区)内,总建筑面积270831㎡,地下2层,地上8层,建筑物檐高43m。 为了减少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并且充分的考虑到方便施工,在地下一层顶板内布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铺设的范围包括:展览区的横向梁、会议区纵向梁和会议区横向楼板。 本预应力工程的特点为:预应力施加范围广,楼板单层面积大,预应力分项施工是本工程结构施工中的重点项目之一。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部分预应力筋为两端张拉,部分预应力筋采用一端张拉一端锚固。 预应力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本工程中无粘结筋采用国家标准低松弛钢绞线?j15.2,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N/mm2,张拉端采用单孔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式锚具,规格均为国家I类锚具。 3、施工安排 3.1人员配置 为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预应力分项施工项目部将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工程师、施工工长、质检员、安全员及材料员组成。工程师都具有多年的预应力施工经验;施工工长也具有5年以上的预应力施工经验,参与过首都机场、东方广场、现代城等项目的施工组织工作;施工作业人员全部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60%以上的工人至少从事预应力施工工作3年以上。各职能分配如下: 项目经理: 仝为民;高级工程师 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和管理工作。 项目工程师:工程师 制定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负责质量控制、验收。 施工工长: 经过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负责具体组织施工,进行铺筋、张拉等工作。 质 检 员:经过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负责施工质量检查、监督、验收工作。 材 料 员:经过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负责现场材料收发、清点、存放及技术档案保管。 安 全 员:经过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负责现场安全工作,对现场安全进行管理、监督。 施 工 员: 30~45人;经过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的具体施工。 3.2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预应力工程的劳动组织应充分考虑预应力施工的特点,即:存在各工种之间同时交叉作业,铺放时间限制严格,预应力筋张拉可能受工效约束等,根据综合考虑安排劳动力。 预应力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工 种 预应力铺放 预应力张拉 人 数 40~50人 10~15人 3.3劳动力组织 (1)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