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ppt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其系(③___)燕父子以组(④_____),函(⑤___________)梁君臣之首,入 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⑥_________ __________)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 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 易欤?抑(⑦__________)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 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⑧_________)其盛也,举(⑨_______)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⑩_______)天下笑。(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缚 绳索 用木匣子装 与“仇” 同义,仇人 或者,还是 当……时 所有的 表被动 ﹒ ﹒ ﹒ ﹒ ﹒ ﹒ ﹒ ﹒ 1.解释文段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运用反问,提出中心论 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2段以“三矢”贯串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 “请其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 用。 C.第3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 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解析】选A。文章开篇是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应为“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人 或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课堂素养探究 1.《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点拨】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课文已经明白论述。开头“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2.《过秦论》是一篇议论文,为什么却以大部分篇幅来叙事呢? 【点拨】本文以大部分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予以衬托、对比,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说明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暴政,劝诫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这也体现了贾谊辞赋家的政论特色,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叠的艺术效果。 3.身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编《伶官传》并作序? 【点拨】以史为鉴,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后人尤其是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4.《五代史伶官传序》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结论有何现实意义? 【点拨】以古喻今,借古讽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技法借鉴】 通过叙事来说理 叙事说理是叙述论据的一种方法,是把对客观事实、人物的经历及其事迹的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讲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叙事说理,第一要选取真正触动人心的“事”,第二要找准作者在“事”中悟到的“理”。在此前提下,写作的艺术在于“叙”。“叙”无定规,最能显出作者的水平。“叙”的关键是细节的处理,要把握好“叙”的节奏,有裁剪,有重点,有节制,有对比,还有悬念。 【运用点拨】   例如《过秦论》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叙事来说理,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主要现象和全过程,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 《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