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表里的生物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表里的生物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 PAGE PAGE 1 1.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xiē)子 钵(bō)子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蟋”“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 (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 (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四、课堂小结。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然后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点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从“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认知下,到发现手表发声和谐的好奇,再到推测表里有生物,最后到作者懂得其中道理,不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为止。)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强烈好奇心以及想探究事物本质的煎熬。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示表里的生物。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父亲,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点名说说这些描写哪些让你很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下列问题。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听声音,想伸手摸一摸表。父亲却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好奇心强。) (3)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些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渴求知识、求知欲强) 三、深入学习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表达了作者的惊讶之情,整段表现了“我”弄清事情缘由之后的满足和愉悦。)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有疑惑,但是整段侧重于表现美妙声音带来的愉悦。) 3.课文中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慢慢长大了,知道了其中的原理,所以不说了。) 四、拓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们是一支专业团队,致力于成为您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我们提供中小学教学方案设计、公开课精品课件PPT定制、辅导班课程规划以及教学资源的创作等个性化服务。无论是中高考还是小升初阶段,我们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