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免疫学检查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3/13 * 自身抗体检查 抗核抗体(ANA)检查:抗各种细胞核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 参考值:IFA法阴性,血清滴度>1:40为阳性 见于SLE(80%~100%)、MCTD(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DM (30%~50%)、RA等。 2021/3/13 * 自身抗体检查 抗DNA抗体分为:抗ds-DNA、抗ss-DNA、抗z-DNA 抗z-DNA 对SLE有特异性,检出率在90%以上。 抗dsDNA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见于SLE活动期,阳性率70%~90%。特异性教高(95%)敏感性较低-诊断与治疗监控。另外参与SLE发病机制。 抗Sm抗体测定:为SLE所特有,疾病特异度达99%,且能反应疾病活动的程度,灵敏度较低,平均为20%。与CNS、肾病、肺纤维化及心膜炎有一定关系。 2021/3/13 * 自身抗体检查 抗组蛋白抗体(AHA)测定 临床意义:50%~70%的SLE及95%以上的药物诱导性狼疮可出现,主要靶抗原为H2A-H2B –DNA复合物,与SLE活动有关。 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测定 临床意义:抗U1-RNP抗体主要与MCTD相关,在30%~40%的SLE病人中可检测到,并常与Sm抗体相伴出现。常与下列临床表现有关,肾脏较少累及、雷诺现象、手肿胀、食管运动不良等。 2021/3/13 * 自身抗体检查 抗SS-A/Ro抗体测定 干燥综合征有三种不同的自身抗体:SSA、SSB、SSC(RANA),前两者仅见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后者见于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SS-A/Ro抗体见于干燥综合征(SjS)(灵敏度88%~96%),RA(3%~10%),SLE(24%~60%)。其他疾病:亚急性皮肤性狼疮(70%~90%),新生儿狼疮(>90%),补体C2/C4缺乏症(90%)。 2021/3/13 * 自身抗体检查 抗SSB抗体(抗 La抗体、抗Ha抗体)测定 多数情况下与SS-A/Ro抗体同时出现。干燥综合征(71%~87%),新生儿狼疮综合征(75%)伴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30%~40%)。 抗Scl-70抗体测定 抗Scl-70抗体识别的抗原是DNA拓扑异构酶I,该酶参与超螺旋DNA的解螺旋。 临床意义 特异性地出现于系统性硬化症(PPS)的病人,并提示预后不良。 2021/3/13 * 自身抗体检查 ⒈自身抗体的检测 ⑴抗核抗体谱:ANA滴度达1:80或以上者需考虑CTD的可能,再进一步检查ds-DNA、抗组蛋白、抗ENA抗体谱的检查。 结缔组织病的抗核抗体谱 SLE: ANA、抗(ds-DNA)、 抗组蛋白、抗Sm 、抗SSA 。 pSS: 抗SSA、抗SSB。 DM/PM : 抗合成酶(jo-1,PL-7,PL-12)、抗SRP、抗Mi-2。 SSc:ACA(抗着丝点)、抗Scl-70、抗核仁抗体。 MCTD:ANA 、抗RNP。 2021/3/13 * 自身抗体检查 类风湿因子(RF):靶抗原为变性IgG的Fc部分,有IgG、IgA、IgM、IgD、IgE五种类型。 测定方法:速率散射法或速率比浊法。 RIA,ELISA法 90%RA患者呈阳性,IgA-RF与骨质破坏有关,早期升高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IgE-RF升高时已属病情晚期。 2021/3/13 * 自身抗体检查 抗线粒体抗体(AMA) 抗心肌抗体(AHA) 抗平滑肌抗体(ASM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抗磷脂抗体:有抗心脂抗体、狼疮抗凝物、假阳性梅毒反应等。主要出现在SLE和pSS,并与血小板减少、狼疮脑病、血管栓塞、习惯性自发性流产有关。 HLA-B27 基因型 1979年 第一个HBV DNA全序列 1988年 日本学者将HBV分为A、B、C、D四个基因型。 (Okamoto H, et al. J Gen Virol, 1988;69:2575) 1992年 增加E、F两型 (Norder H, et al. Virol,1992;73:3141) 临床意义 不同的基因型可能致病性不同,我国以B、C型为主,台湾发现:50岁以上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患者C型较多,而50岁以下的肝细胞癌患者B型较多(Kao JH,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0;118:554)。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至少有四对抗原抗体系统: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