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诗文知识点整理:常用虚词
知识盘点: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 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 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 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 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 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积累卡片: 常用虚词例释
但①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 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 ②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 为“但是”“不过”“只是”等。 例:无他,但手熟尔。(《卖 油翁》)
而①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聊斋志异 middot; 促织》) ②连词:A.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middot;学而)C.表 示顺承, 相当于“然后”。 例: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 语middot;学而》)D.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 之。(《论语middot;述而》)E.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 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 知也。(《满井游记》)
耳语气词:A.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 可译为“了”“啊”。 例: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B.表示限制语气,相当 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 此耳!(《黔之驴》)
何①疑问代词:A.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 恃而往?(《为学》)B.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 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C.代原因, 可译为“何故”“为什么”。 例: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岳 阳楼记》)
②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 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乎①语气词: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
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 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 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C.表示 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 几乎!(《孟子 middot; 梁惠王下》)
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 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介词:A.表示时间,可译为“在” “从”。例: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B.表示对象,可译为
“对”。 例: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捕 蛇者说》)
或①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 可译为“有的人”“有的”。 例: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陈 涉世家》)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 许”“大概”“或许”。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 之为。(《岳阳楼记》)B.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岳阳楼记》 )
乃①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你的”“你 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
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B.表示
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 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
其①代词: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 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桃花源记》 ) 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 (《狼》)C.指示代
词,可译为“这” “那”等。 例:有蒋氏者, 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
②副词: 表示推测、 反问等语气, 可译为“大概”“难道”, 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句 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 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编者注)
且①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 为“姑且”“暂时”等。 例: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石 壕吏》)B.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 要”“快要”等。 例: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 ②连词:表示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师徒结对表格.docx
- 内部评价员培训.ppt
- (913)平行线的判定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ok.docx
- (603)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136题(有答案)ok.docx
- 内部顾客满意服务培训.ppt
- (st1000)钢丝绳芯输送带选型计算.docx
- (整理)内分泌代谢性疾病.docx
- (简体)外汇交易时间表.docx
- (电磁学)试题填空题.docx
- (门店消防安全日巡查记录表及设备检查表.docx
- 2025年大庆高新区招聘劳务派遣制人员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度重庆市铜梁区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docx
- 2025年天津市面向甘南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笔试备考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各市各级机关补充公务员考试汇总(613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docx
- 2025年宣恩县残疾人联合会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的(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5年宜宾三江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26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第二批招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b卷).docx
- 2025年广西百色那坡县妇幼保健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第一批)招聘教职人员控制数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新).docx
- 2025年度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市分行本部消防安全岗社会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