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教化的心灵.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超越教化的心靈」 讀後心得報告 閱讀者:三年級學年全體教師 前言 教育,這個名詞是每個人都很熟悉的,大多數的人也都在這個名詞下成長著,從小的家庭教育,進入學校後的教育,以及整個大環境帶給我們潛移默化。因此,在成為一個教師者這樣一個角色的同時,我們也距離我們所要受教的對象世界越來越遠,不過,這並不能成為一個拒絕去瞭解它們心靈的一個充分理由,相反的,更該去瞭解這些小腦袋是如何在運作著、思考的歷程和模式是如何呢?唯有理解才能以他們可以接收到的方式施教。 就像心理學中常說到的「同理心」,要去同理一個人的狀況、心境,之後才會理解他的反應和情緒,而當我們不再以大人高高在上的姿態看世界,試著蹲下身軀和小朋友用一樣的角度看事物時,或許才會恍然大悟小孩子的世界以及他們所看見的「風景」和我們是多麼不同啊! 這一本書的架構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先介紹我們「天生的學習者」,也就是現使我們瞭解兒童的潛能和限制、發展的情形。第二部份是就目前的教育體制狀況和困境說明。最後作者提出自己對現行教育制度的解決之道。 教育內容方面 這本書中所討論到的「被稱為學校的機構」一章來討論,在這一章的開頭,有一段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它說道:『技能最後的實用價值,不是學校每日關切的重點。學校生活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與社會生活的事物或明顯的事物都嚴重脫節。』學校教學的重心都是長時間努力才能學會的複雜記號或符號系統,固定練習、死記與背誦,都是學校的特徵,這些技能最後的實用價值,不是學校每日的教學關切的重點,因此,目前的學校很容易和社會脫節。 教育的內容應該為何較為適當,應該就不同階段的需求去安排和計畫,這一點與作者的理念是十分相似的。在幼兒階段應該給予大量主動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以自己感官動作的探索方式,與使用初階符號的能力和漸漸出現的智力相結合,就能以前後連貫的方式思考四周的個體、事件、人物。 在低年級的國小學童,則應該安排一些較為基本的觀察能力的訓練,而聽寫算讀能力也是在這個階段中應該培養的,無論一個人受教的程度是高或是低,至少要有這四種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才能在一般的社會中生活,這邊所謂的生活並非指生理上的滿足而言,而是一個與社會、與人溝通對談的基本能力,而閱讀的能力不僅是看每天的報紙所必須(或許有人會說不看到只看新聞也是可以),在戶外路標的指示、各種的說明書….等,運用到文字的機會實在很多,雖然以現今的台灣社會而言,文盲的人數是日益減少,但這些最基本的能力培養我想是不論經過多少時間、多少的教育改革後都不會被抹煞的一部份,姑且不論基本的「讀」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但至少培養學生擁有這樣的能力之後,學生才擁有開啟閱讀之門的一線機會啊! 教學方式方面 書本中有提到「全語教學法」,這個教學法的基本理念是早讓兒童沈浸在文字篇章的世界中,使他們先成為有意義學習的初學者,在變成有文學素養的人。我們的教育目的雖然不是要每一位國民都具有高深的文學素養,但這一個教學法中有一個重要的精神存在就是「環境的影響力」。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耳濡目染」的意思。建立良好的教室氣氛也是課程成功的一個關鍵,讓所學的科目成為整體氣氛的一部份, 評量方面 在現今學校的教育中所採用的評量方式多仍是紙筆測驗,小至隨堂考、週考,大則是決定上萬個學生命運的聯考,很多人贊成聯考制度在於它的客觀性,在文中也提到在美國測驗的特徵是選擇題或簡答題,盡可能以機器閱卷,根據測驗統計結果,將學生依其所屬的團體精確地分出等級,測驗中的主觀成分幾乎完全被排除,成為讓人一看就認為是一種「客觀評量」。然而,最重要的這樣的客觀評量是否就能合理評斷學生必要的技能和理解呢?尤其學識知識通常是以出題者單方面選定的問題來評量,沒有考慮到學生答題的動機和興趣,以這種測驗方式所得的成績表現,實在不足以預測學生在校外的成就表現。 評量的方式究竟該如何才能稱得上「客觀」且「真實」呢?作者在追求理解的教育中提到的解決方式,應是一種不錯的評量方法,在針對較大的兒童時,依造發展的階層來進行評量,新生和有經驗的學生有不同的標準,在技術、精確度、創意上也會有不同的評定方式,另外,還會專注於兩個層面:一個是設計活動中是否表現出學生的個人特質。另一方面是和他人合作的程度或是善用資料庫、圖書館的程度。 在這樣的評量之下,學生的發展空間不再受限於一種標準式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學生也不在只是會背誦某些標準答案的機器而已,個人特質及專長得以發揮,而從自己學習設計活動的過程中,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相結合,轉化為有概念架構、執行、與報告,建構和完成活動的過程中,有機會產生新的理解。設計活動可以使學生有機會針對新的目標或工作,匯集以前所學的概念和技能,知識不在只是記憶中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xinas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