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彩浓墨写仇英(上)
看惯了倪瓒不涉人间烟火的空灵山水,陡然间再看到仇
英笔下这样的人间亭阁、 饮食男女,隔世之慨叹顿时生起 (汉宫春晓图局部
绢本设色 37.2cm × 2038.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在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家里,元代的倪瓒实在是超凡脱俗的一个典范,其笔墨不闻半点人间烟火,画山绘水,就只见山水朗朗,并不见半个人影。有些画中明明已有一两间茅草屋,或丛林中露着青瓦房顶,甚至会有半尾船舱飘荡在湖面上,可是,真的从没见过一个人出现在他的画中。
有次以为找到他画的人像了,一幅名为《杨竹西小像》的高士图,画中人物宽袍束腰,神态自若,线条沉着流畅,惊喜之余想到倪瓒终究还是画了人物画。
谁知细解下来,方知原来此画是由元代肖像画家王绎执笔画的人物,倪瓒补的景──他仍然绕开了去画人物的任何一种可能性。
这几乎就是倪瓒的人格了。有些人虽为人类,但对同类并不感到有兴趣。气清的人,尤其厌倦俗世的浊气。身体避免不了在此世中活着,但精神的观望里,断难让俗人的影子占据一寸画面。
这个出世性情的人没有画出我们想亲近的人间烟火,但世间总有入世的人,来带领我们走入人声鼎沸的世界。
生卒年月不太可考的明代画家仇英( 1502 或 1503-1551 或
1552 )晚生倪瓒 200 年,比起倪瓒来, 他几乎可说是另一个
极致的典范,人生与绘画,都如水中畅游之人,一个猛子扎
进去,仰泳、蛙泳、自由泳, 游得精疲力竭, 画得欢声笑语。
仇英热爱人世的天性,来源于他的出生。他是江苏太仓人,
后来才一世定居苏州,不是富贵或书香人家的后代,只是一个街头巷尾长大的不读书的男孩子,所以望着俗世就亲。
仇英不读书却不是一无是处,他反而是有极聪敏的过人之处的,少年时就精漆工,因为绘得好,哪家人家修建新屋,都会请他去给房子彩绘栋梁。
这么画着画着的,就画到了当时的名画家周臣家里。
周臣是当时的职业画家,他识仇英时正是自我功力的鼎盛时期,眼力尖,一下将仇英从一众粗人中挑了出来,收为自己的徒弟,教他专习绘画。
仇英确实聪明异常,未长成青年,绘画的基础功夫已是跃升如久经训练的成年人,已经可以与自己的老师、老师的另一名学生唐寅,以及名画家文征明一起,共同绘制画作。
这个文征明其时是誉满江南的大文人画家,与老师相熟却非老师可比。仇英自与他结识,便得文征明及更多好友与门生的指点,其画艺日渐精湛,天地顿时又是一番新气象。
在这里,真是要赞一声周臣厉害,一为有慧眼识得仇英的异
质,收到身边悉心调教; 二为在看出徒弟才华远超自己之后,引荐更大的大家与名家继续指点仇英,打开仇英走入文人画家的大门,其心胸胆识均是过人。
但世界回报给这个恩师的声望,也是极其不菲。仇英出自周臣门下,这素无它论,周臣的另一弟子唐寅,也是周臣青出于蓝的得意门生,这二人合着当时的另外两位大名家,沈周与文征明,即是史上所称的“明四大家”。
只是仇英年轻,是后起之辈,照文化素养与尊重之意,要排在沈周、文征明与唐寅之后。
可以这样说,仇英是终生感激他的恩师的,他后来的画风虽取历代名家所长,设色尤取青绿山水大家赵伯驹的明艳风格,可是细致揣摩他的每一幅画,都有其奇特的双重个性,既有职业画家特有的一种民间气息,又有文人画家的大气磅礴,
俗中有雅,雅中带俗。
凡懂山水人物之妙的画者都知,完全的职业画家是难出文人气质的,完全的文人画家也多不带世俗尘烟味道。仇英起自非院派的“院派”画家周臣,每一幅作品的底色,都带着世俗的味道,却又可以凌空转身,画出更高格局的情调与气势,这可说是仇英画风的最大特色了。
说起仇英,他的其它特色也是颇让人大感有趣。
仇英好学习,勤奋异常,手上功夫了得,学了老师不算,学了名师不算,一天到晚总找东西来习绘,因此他极擅描摹古人的画作,画什么像什么,几可夺真,弄得收藏名家也搞不清楚究竟哪一幅是原作,哪一幅是仇英的临摹。但因他画得实在太好,各家评说他的画的临本也足可以名世。
这样一来那是怎样的局面?彼时江南书画鉴赏与收藏之风盛行,不比此时此刻的现代人弱,一个人绘画与临画都是高手,收藏家视他若珍宝,资格够高、人品够好的,就可专请
他到家里去常年供他作画,那请不到他的民间大众,就只好关起门来学仇英的绘画,但凡一幅作品带了些他的风格,或细密或纤丽,便都统统假款仇英之名拿去面市。
更有欺世之人,要把周臣绘画之作上的签名挖了去,补上仇英的名字出手,以换更多银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了。
这样的跟进之风遗害到现在,让人苦恼。因为仇英的传世之作中,假款很多,真假莫辨,闹得收藏之人举棋不定,在心痛与肉痛之间无限徘徊。而那些伪款之作,又不能说它们果真一钱不值,只好就那样祸福相依地与真品结伴同行。
倒是仇英本人的一些临摹之作成为他的功绩,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幅《临萧照中兴瑞应图》 ,就成了保存萧照真迹的最妙之作。
在倪瓒画作中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