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卷.docxVIP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共 20 小题 ) 1.钧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瓷窑之一。钧瓷被誉为 “五大名瓷 ”之首,享有 “黄金有价钧无价 ”, “纵有家财 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 ) 的盛誉。其窑址在今( A . 河北省境内 C. 江西省境内 B. 河南省境内 D. 陕西省境内 2.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 ”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的所有制形式为() A . 集体所有 C. 地主所有 B. 土地国有 D. 小农所有 3.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 语。这反映出当时( ) A . 城市类型繁多 C. 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B. 农村商业发展 D. 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4.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朝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明朝烧制带有 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的主要原因是 ( ) A . 适应对外经贸交流的多种需要 C. 为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B. 反映了中国各民族间联系加强 D. 体现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5.北宋推行 “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正面影响是 ( ) A . 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 C. 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 B. 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D. 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 6.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不虚传的商业革命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 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这场 “商业革命 ”最本质的现象是 ( ) A . 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 C . 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 交子 B. 出现了工商业市镇 D. 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7.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 . 工场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 8.陆游《杂赋》诗写道: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说明宋代 ( ) A . 开始出现草市 C. 夜市比较繁荣 B. 草市具备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 草市交易只能在早上进行 9.秦人民歌: “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 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 ”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中国古代( ) A . 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性 C. 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 B. 小农经济受天灾的危害 D. 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10.明初下令迁江南民十四万户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 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 “ 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 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 ” ) 这一做法( A . 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 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B. 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D.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11.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 “厚来薄往 ”“市舶使 ”“十三行 ”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 象应该是 () A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C. 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B. 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D. 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12.古代货币的形成与发展和古代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由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充分说明了( ) A . 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 B. 商帮出现后的垄断  C.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纸币携带方便,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 13.某古籍记载: “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 此农具出现于 ( ) A. 曹魏 C. 宋代 B. 唐代 D. 明清 14.《礼记 ·月令》载: “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 (新奇的物品 ),以荡上 心。 ”《礼记 ·王制》中还说,如有人 “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 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 政府不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C. 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B. 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D. 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15.下图出自《天工开物》 。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注:耙:碎土,平地; 耔:培土 ) ( ) ①农业精耕细作 ①农业技术先进 ①农民辛勤劳作 ①水利设施的完善 A. ①① C. ①①① B. ①① D. ①①①① 16. “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 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 却从平地起清泠。 ”诗中所述工具 () A . 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C. 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B. 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D. 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 17. 清朝长期

文档评论(0)

158****32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