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 苏轼 关于赋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 苏轼其人 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儒家和佛老思想。入世:积极进取,怀才不遇;出世:逃避现实,寄情山水。 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朗读课文 一.本文押韵换韵的字: 1.间、 天、然、仙 2.桨、光、方,慕、诉、缕、妇 3.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粟,穷、终、风 4.往、长,瞬、尽,主、取,月、色、 竭、适 5.酌、藉、白 二.读音: 属( zhǔ )客 斗(dǒu )牛 相缪( liǎo ) 酾( shī )酒 扁(piān )舟 三.句式: 1.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2.状语后置: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4.使动:舞幽壑之潜蛟. 5.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 6.被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全文结构 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 光接天。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景、情、理融于一体 再思考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如何体现的?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是同期之作,同题材之作请同学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进行比较二者异同。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 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 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 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 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 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 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 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 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词俪句,整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再见 奥林学校 * 理清作者感情思路 同过对比理解课文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如何体现的 试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如何 体现的? 相同点 (1)二者写作时间都是1082年 (2)二者都取材于赤壁风光和赤壁之 战的故事 (3)二运用了写景、抒情、议论三 者相结合的表现方式 (4)景物都以“江、月”为主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 赋》是同期之作,同题材之作请同 学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进 行比较二者异同。 不同点 (1)二者写作体裁不同 (2)景物描写不禁相同 尽管都写“江、月”但《赤壁怀古》描写的是“大江东去”长江水非凡的气魄勾勒出乱石----惊-----卷-----雪。古战场特定险要形式,体现豪放的情怀。 《赤壁赋》描写的是清风与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幽美辽阔的美景,自然美景与悠扬的音乐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3)思想感情有异 《怀古》借永诗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结尾思想比较消极,虽然有“一尊还酹江月”的豪怀却没有摆脱掉“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空幻与悲哀。 《赋》作者将深沉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将满腔悲愤寄予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含而不露意在言外,通过“变”与“不变”的哲理思辨显示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
官方认证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