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PAGE 3页 共 NUMPAGES 13页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四川北川地震灾区杨家沟泥石流物源分析与防治方案确定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
四川北川地震灾区杨家沟泥石流物源分析与防治方案确定
张生祥,何勇,何明阳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5.12”汶川地震后,震灾区滑坡、崩塌等产生的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为该区泥石流长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基础,部分流域地势陡峻,汇水条件较好,部分干流沟道堵塞严重,从而导致震后泥石流活动强度和
频率急剧增大,使得泥石流成为对地震区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通过对杨家沟泥石流形成因素及物源条件分析
计算,预测了发展趋势,结合物源的特点,提出了防治方案。
关键词:北川;杨家沟泥石流;物源分析;治理方案
杨家沟泥石流位于北川县曲山镇东溪村电站社,地理位置东经10422′47.56″~10423′56.11″,北纬3149′9.34″~3152′01.31″。杨家沟为湔江支流,在大地构造部位上位于龙门山北东向多字型构造后山褶皱变质带,沟口有“S302”临时便道通过,下游约 1.5km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地震后两岸山体破碎,形成了大量物源点,暴雨携带大量泥砂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次生灾害,大量堆积体淤积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段的河道里,致使整个河床填高、壅塞。因此,为保障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和当地群众的安全,对杨家沟泥石流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靠的防治方案显得必要而紧迫。
1 杨家沟灾害史
根据现场调查及访问,杨家沟在“5.12”地震前未曾暴发过大的泥石流灾害,在暴雨季节暴发过洪水,洪水均在沟道内漫流,未曾破坏房屋或机耕道。“5.12”地震后流域内出现多处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点,坡体表层产生松动,流域内松散物源量急剧增加,受 2008 年 9 月 24 日老北川县城地区 50 年一遇暴雨的影响,该沟暴发泥石流灾害,参与该次泥石流的固体物源预计近240104m3,冲出的泥石流固体物质大部分停积在流域中下游、下游纵坡较缓处,使原始流域沟床整体平均抬高 20~30m,通过调查,预计停积在流域沟道内的泥石流堆积体近180104m3,冲出沟道的物源方量近60104m3,本次泥石流灾害对流域主河湔江河造成了短暂堵塞,随后被湔江河水冲刷至河道下游区域。此后,流域虽未暴发大规模泥石流,但局部坡体松散的坡面仍在暴雨时形成小型的冲沟或坡面泥石流灾害。
2012 年 8 月 17 日老北川县城在 37 个小时内总的降雨量达 406mm,1 小时平均降雨10.87mm/h,从现场复核情况来看,沟道整体变化并不明显,沟道变化主要为流域中上游、上游沟道段(S19#滑坡段)局部纵坡较陡处已被水流揭底并形成泥石流冲往下游沟道,沟道揭蚀深度一般在0.50~1.0m 范围内,泥石流体冲往下游后因下游沟道宽缓出现淤积现象,淤积厚度约20cm~50cm,估算参与本次泥石流活动的固体物源方量约3104~4104m3,固体物质主要以块、碎石土为主,粒径一般 5~30cm,冲出湔江的固体物质约4000~5000m3,未对湔江造成堵塞现象。
2 杨家沟泥石流引发因素及形成条件
通过对杨家沟泥石流暴发史的分析可知,杨家沟泥石流属典型暴雨型泥石流,主要的诱发因素为暴雨。因形成区地形纵坡较陡,物源丰富,在暴雨作用下,凭借良好的汇水条件和地形条件,完全能够形成泥石流灾害,并将形成流通区内的沟道松散堆积物转化为形成泥石流的物源,冲往下游堆积区。
2.1 地形地貌及沟道条件
杨家沟泥石流流域面积约9.8km2,整体呈北—南向展布,纵向沟长约 4.51km,纵向坡降213.31‰,流域最高点位于左侧后缘山顶分水岭,高程约1770m,最低高程为杨家沟沟口与湔江河阶地交汇处,高程约 608m,相对高差约 1162m。区内山高坡陡,主要有两条支沟,整个流域形态分布较为对称,岸坡纵向坡度较陡一般 40 ~70 ,最大可达80,流域两侧岸坡自下而上坡度逐渐变陡,下游、中下游沟道
收稿日期:2014-12-24
作者简介:张生祥(1989-),男,四川达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岩土工程工作
1
多呈“U”字型,岸坡坡度一般 40~50,流域中游以上沟道多以“V”字型沟谷为主,岸坡地貌多以峭壁
为主,坡度多大于50,岸坡上植被覆盖率一般,多以乔、灌木为主。流域内陡峻的地形不但为泥石流水
源的汇集提供了较好的地势条件,且在“5.12”地震的强烈作用下新增多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使流
域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物源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施工组织设计 (1).doc
- 农村美术教育现状不足与对策.doc
- 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政策摘编[1]之欧阳光明创编.doc
-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项目申请材料之欧阳光明创编.doc
- 农民专业合作社账务处理实务之欧阳光明创编.doc
-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重点.doc
- 冠军科技集团-2020-21年中期报告.doc
- 刍议西班牙语翻译教学改革的探索.doc
- 初三物理电学计算题复习.doc
-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探讨.doc
- 《体测分析定计划》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天气数据助穿衣》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云南公益广告大赛参赛手册及方式.pdf
- 培训课件结尾简短大气句子.ppt
- 《我为社区储物柜来编码》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我为同学编学号》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我为科技作品来编码》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docx
- 超长信用债探微跟踪:2.4的超长信用债有机会吗?.docx
- 装配理论培训课件.ppt
- 大学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申请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