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解析.docVIP

多用途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 43(20 Com put er Engi neer i ng and A ppl i cat i on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 引 言 911 事件的发生和国际上普遍出现的恐怖袭击事件 , 促进 了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 在众多生物特征识别技 术中 , 人脸识别因为其普遍性、 易采集性、 高接受性而受到了关 注。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的三十年间 , 国内外众多的科研机 构和科学工作者投身到了人脸识别的研究领域当中 , 取得了不 少令人欣喜的成果 , 也出现了一些人脸识别系统 [2 ̄7] 。 本文面向算法研究和实时应用建立了一个多用途人脸识 别系统 , 系统参照 Bi oA PI [1] 规范设计 , 即可用作实验室环境下 的算法测试 , 也可作为实际环境中自动 智能监控。 系统设计 1 系统设计目标 本系统要兼顾两个应用 , 即实时监控和算法研究 , 前者要 求系统的实时性、 鲁 棒性和稳定性 , 后者要求系统具有兼容性 (设定标准接口 , 以面向不同研究人员应 用 、 灵活性 (可以针对 不同数据源对不同算法进行阶段性测试 、 高效性。 兼顾上 述要 求 , 系统采用了基于模块的思想进行设计。 2 系统结构设计 按照功能 , 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五个模块 :人机交互界面模 块、 检测模块、 正则化模块、 识别模块和注册模块 , 为了同时保 证系统的实时性和灵活性 , 采用多线程设计的思想 , 将上述模 块置于不同的线程上。 人机交互界面模块负责接受用户请求 , 控制其它各模块的 加载与启停 , 调整各 模块参数以及获取源数据等功能 , 该模块 所在的线程为系统主线程。检测模块负责 完成从输入图像 (或 视频序列 中快速准确地定位人脸。正则化模块将去除光照和 姿势对人脸图像的影响 ,识别模块负责完成人脸的最终识别。 上述三个模块位于不 同的、 相互独立的线程上。注册模块将正 则化后的人脸图像保存为人脸模板以备 识别算法使用 , 因其没 有实时性要求 , 因此可以将其统一到主线程上 , 以降低系统的 开销。系统总体结构如图 1 所示。 多用途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尹璐1,何晓光 2,毋立芳 1,田捷 2 Y I N Lu 1, H E X i ao-guang 2, W U Li -f ang 1, TI A N J i e 2 北京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神经网络与图像识别实验室 , 北京 1000222.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 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80 Lab of N N and I R , Col l ege of El ect r oni c I nf or m at i on and Cont r ol Engi neer i ng, Bei j i ng U ni v. of Technol ogy, Bei j i ng 100022, Chi na 2. K ey Lab of Com pl ex Sys t em s and I nt el l i gence Sci ence, I ns t i t ut e of A ut om at i on, Chi nese A cadem y of Sci ences , Bei j i ng 100080, Chi na E-m ai l :j anuar yi ce09@bj ut . edu. cn Y IN L u, H E X i ao -guang, W U L i-f ang, et al . D es i gn and i m pl em ent at i on of m ul t i-purpose f ace recogni t i on syst em . C om put er E ngi neeri ng and A ppl i cat i ons, 2007, 43(20 :225-228. A bs t ract :R ecent l y f ace r ecogni t i on r esear ch i s becom i ng a hot subj ect . I n t he paper , a m ul t i -pur pose f ace r ecogni t i on syst em i s pr oposed. I t can be us ed f or i nt el l i gent s ur vei l l ance and al gor i t hm s devel opm ent . The syst em i nvol ves t hr ee m odel s:f ace det ect i on, f ace al i gnm e

文档评论(0)

135****8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