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300余年的发展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池 300 余年的发展史 从 1600 年美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建立了对电池的研究基础开 始,电池的发展便从未停歇。 由 1836 年丹尼尔电池的诞生到 1859 年铅酸电池的发明,至 1883 年发明了氧化银电池, 1899年发明 了镍一镉电池……电池在 19世纪便已进入了商品化阶段;进入 20 世纪后,电池理论和技术曾一度处于停滞时期,但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之后,电池技术又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51 年实现 了镍―镉电池的密封化, 1958 年美国哈里斯公司提出了采用有 机电解液作为锂一次电池的电解质…… 20 世纪 80 年代基于环保 考虑,研究重点转向蓄电池并使其迅速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进 入了锂离子电池的天下, 大大减少了铅酸电池等可充电电池所带 来的污染; 进入 21 世纪后, 随着能源的紧缺和环保概念的升华, 各国科学家也在努力寻求与时代发展同步且功能更强大的新型 电池。 最早商业化的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了适应重负荷用途的需要, 进一步发展了碱性锌锰电池并由德国埃贝尔公司首先制成了商 业碱性锌锰电池。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深入研究发现,碱性锌锰 电池能提供比酸性锌锰电池高得多的电流和容量, 使得碱性锌锰 电池的前景大为改观,并于 20世纪 60至 70年代形成了碱性锌 锰电池的新时代。 图1 碱性锌锰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图 1)的结构与酸性电池完全相反,电池中 心是负极,锌呈粉状,正极区在外层,是 Mn02和K0H昆合物, 外壳是钢筒。 碱性锌锰电池克服了酸性电池存放时间和电压不稳 定的缺点,但仍然为一次电池,电池反应: Zn + 2Mn02 + H20 Zn0 + 2Mn00H 碱性锌锰电池始于 1882年,科学家勒克斯在一份德国专利 中提出以Mn02碳极板为正极,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 液,以锌极板为负极的原电池。 1912年科学家阿肯巴克获得了 第一个碱性二氧化锰“干电池”专利,他使用“碱性凝胶填料 (淀粉凝胶)”和加有10%Mg的K0H或 NaOH乍为电解质溶液, 用MgO乍为电解质溶液的固定剂, 遗憾的是,这些早期的电池都 没有商业上的价值。 1970年至今则是碱性锌锰电池发展及完善 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了电池中汞齐化锌粉含汞量过 大等环境问题, 逐步实现了低汞化和无汞化, 另外现今的碱性锌 锰电池也可以实现大电流放电, 适应了电子器件需要大功率电池 的发展趋势。 由于碱性锌锰电池能重负载、 电容量大、 低温性能和防漏性 能好、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民用和工业。 特别适用于 闪光照相机、微型收录机、对讲机、剃须刀、游戏机、遥测器、 计算器、 助听器等仪器设备。 如五号碱性锌锰电池用于闪光照相 机可连拍 8~10个胶卷,而其它普通干电池一般只能拍 1~2个胶 卷。 环保意识下的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 1859年英国科学家普兰第发明了铅酸电池并于 1870 年采用 西门子发电机将铅酸电池改为二次电池, 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二 次电池。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铅、镉、汞等有毒金属的使 用日益受到限制,于是在 1970 年代发明了传统铅酸电池的替代 者――锂离子电池。 1991 年锂离子电池实现了商品化。相对于 碱性锌锰电池而言,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 相对 于铅酸电池等二次电池而言, 锂离子电池更清洁, 再加之具有工 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质量轻等优点,在手机、笔记本电脑、 电动工具、数码相机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锂离子二次电池实际上为一个 Li+ 浓差电池,以石墨 / 锂钴 氧电池为例(图2):正极为氧化钻锂(LiCoO2),负极为石墨 化碳。充电时正极LiCoO2中的锂离子迁出,经过电解液嵌入石 墨的碳层间,在电池内形成锂碳层间化合物;放电时过程相反, 即Li+从石墨负极的层间迁出,经过电解液进入正极 LiCoO2中 [1]。电池反应为:LiCoO2 + CLi1- xCoO2 + Li? : ?xCo 图 2 锂离子电池工作示意图 实际上锂离子电池在正极与负极之间还有隔膜及电解质。 锂 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是有机液体电解质。 1 99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 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有机液体电解质制成了一种更多优点 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 其工作原理并无 变化,但其能量密度更高、工作安全性更强、循环寿命更长并且 容易组成不同输出电压及容量的电池,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优势,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也开始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及军事等领域。 电池发展史中的新旗帜――燃料电池 不管是锌锰电池、 铅酸电池还是锂离子电池, 其反应物均储 存在电池内部,而燃料电池则由外部设备提供燃料和氧化剂等, 正是由于这种结构的改变, 燃料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