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光碟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藍光光碟發展 還記得好久以前在燒錄的VCD嗎? 一片頂多600?700MB,最近燒的DVD 一片 大槪是4.7G,而下個世代的燒錄技術將帶領人們走到哪種境界?燒錄的容量會再 有什麼進展? 10G、20Gc還是30G呢? 次世代的燒錄片,藍光光碟 藍光光碟是一種次世代的高密度、高容量光碟規格,利用藍光雷射的技術達到 25GB、甚至50GB的驚人資料存量。藍光光碟的標準是由消費性電子產品與電 腦廠商所組成之藍光光碟聯盟所制定,並由Sony領軍代表。 藍光雷射的特性在於波長遠較過去燒錄DVD所使用的紅光雷射短,所以可以在 同樣的空間內,燒錄進更多的資料。事實上,除了藍光光碟外,還有另一個競爭 對手HD DVD陣營一樣也是使用較短波長的藍光雷射技術來達成高密度儲存 的目標。DVD燒錄的技術在大約10年前就已經問世,遲至今日都尙未有一個 統一的標準,所以未來兩大陣營的勝敗還在未定之天。但由於所使用的標準不 同,藍光光碟(BD)的容量比HD DVD高上許多,雖然這造成了成本上的代價, 但也形成了長程上的優勢。 藍光光碟優缺點 作爲家用高清播放產品的選擇,藍光碟機和碟片最大的優先是方便,符合消費者 的應用習慣。 雖然在技術體系上藍光另起爐灶和DVD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在應用界面上他們 保持了完全一致的特性。 一個盒子似的機器,一張光盤,一根連線消費者就可以欣賞藍光高清節目。 在內容控制上,藍光比DVD要先進,但是對於普通電影欣賞,消費者感覺不到 這一層的差異:一個遙控器,還是那些相似的按鍵,消費者就可以完成所有操 作。 這種繼承了 DVD幾乎所擁有應用特徵的產品,最容易滿足那些不善於硏究產品 技術細節的消費者。 藍光目前最大的困難是商業性的,而不是技術性的。 藍光碟機的價格已經降到對地2000元上下,但是依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耍知道DVD的最低價格不過200元,高檔產品也就是千元出頭。 過高的價格是藍光碟機普及的第一門檻。 藍光另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是藍光光盤爲數甚少。 阈內市場能買到的碟片僅有四十餘部,到2009年底這一數字最多也就是300部。 內容的不足使得消費者購買藍光碟機的應用性顯得捉襟見肘。 除了碟片的數量少外,價格也是一個問題。 一張藍光碟片的價格高達幾百元,即便是特價銷售的產品(專門爲中或消費者設 計的)也高達175元。 這與DVD I ?餘元的價格形成顯著差異。 產品性價比的提升,尤其是作爲不斷需要購買、更新的碟片價格的下降將是未來 藍光能夠快速普及的關鍵。 藍光光碟普及化 以目前BD設備售價調整的速度,的確不大看好ED能夠普及化,事實上冃前能 推動BD普及化的動力,不見得是影片市場,而是硬碟容量 會許你會疑問,硬碟容量歸硬碟科技,干BD市場啥關係?? 這是因爲「可錄式光碟」一直是硬碟備份的好伙伴,擁有比磁性儲存媒體更穩定 且長久的資料保存可靠度,只要溫度、溼度維持優良狀態(27度C、相對溼度25% 以下),並且無光線照射的保存環境,就幾乎擁有近50年的可靠存放年限。不過 目前市面1TB的硬碟都上市了,BD僅25~50GB的容量,仍然很難應付,加上 BD光碟片燒錄速度不夠快,所以有可能刺激比BD更優秀的光學存放媒體問世, 而因爲這種刺激壓力越來越人(硬碟與光碟存放密度相差比率增加),所以BD很 可能在尙未普及化以前,就遭受新技術的介入而曇花一現。 所以BD要能取代DVD而普及化,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目標,除非光碟錄 寫科技已經到達瓶頸,否則超越BD容量的科技就會不斷推陳出新,此時的BD 所遭受的進化壓力,跟當時的HD-DVD被BD取代一樣,導致一般消費者連 HD?DVD都還沒「摸到」HD-DVD就停產消失了。 在下會有上述論點,主要是察到當初DVD 在下會有上述論點,主要是 察到當初DVD的普及化,也是在相同模式下發展 首先是網路寬頻的崛起,許多用戶下載了大量資訊,刺激了硬碟容量攀升,但是 硬碟售價無法讓消費「單純的」只用硬碟做資料備份所以當時的CD-R從原始 的650MB,逐漸突破規格來到了 800MB,可是CD-R雷射本身所能容許的錄存資 料密度已經接近極限,所以讓高價的DVD有了可以開發的市場空間,當時的 DVD-RW售價一開始還是5百多元,之後市場又加入了「電影DVD」以及「DVD 版本單機版遊戲光碟」,讓消費者想要低價複製DVD的欲望,更大力的刺激DVD 普及化,之後的結果就如今日的狀態,DVD幾乎完全取代原先的CD市場,目前 的CD空白片售價也幾乎與DVD接近,甚至平均單片售價還比1.44MB磁片更 低,冃前有許多個人電腦也乾脆省去軟碟機不裝,改成多合一記憶卡讀卡機。 DVD的普及過程唯一比BD還幸運的是,當H寺的DVD科技開發僅限於錄寫媒體 的倍速提升,不是像現在的BD那樣,存在媒體設備本身規格的進化,搞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