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文学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等2则(附:真题解析及相关佳句).docx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文学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等2则(附:真题解析及相关佳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文学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等2则(附:真题解析及相关佳句) 【话题词】 成长、教育、自我 作品介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美国的历史学家、作家。2018年,该书作为她的处女作,记录回忆了她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出逃、逃离大山,重塑自我、打开新世界、获得新生活的经历。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它用平淡的笔触,真实地回顾了塔拉那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的童年,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父亲顽固的意志控制,以及施虐成狂的哥哥。直到她逃离大山,用教育打开另一个新世界,迎接重新照进生命中的光。 佳句积累 1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她只是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伦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时,她穿什么衣服已经无关紧要了。” 2 人们共同或者独自做出的那些决定,聚合起来,制造了每一桩单独事件。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3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4 为了贏得父母的爱,我愿意放弃自己对是非、现实和理智的看法。为了他们,我相信即使我看到的只是风车,我也愿意披上盔甲,向巨人冲锋。 5 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它后来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 真题解析 【17年浙江卷】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解析 1 成长 这本书本身便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场对过去生活的逃离,在逃离的过程中,主人公打碎了自己的愚昧、固执、狭隘,最终走向理性、宽厚、包容。在应用这个话题时,可以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出发,通过她对于即将被她抛弃在身后的家人以及她对未来的希望之间的深深的挣扎,深陷自我怀疑、内疚与自责,去表现这种成长的蜕变。从主人公的争取读大学的经历,以及无数矛盾与对撞中,逐渐升华出的对成长本质的思索。 2 教育 这本书英文名为《Educated》,最后一章“教育”的最后一句,“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在论述这一话题时,可以通过“教育”这一篇章的叙述去切入“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那个人,或者那个化身,曾经有所归属。我属于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同时可以援引作者在专访中的回答:“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教育的本质并不只是现代文明知识以及世俗层面的成功,更是生命的无限可能。 3 自我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成长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找寻自我的故事。在上大学时,周围发生的事情与她过往的认知完全颠覆,她不知道“Holocaust” (holocaust专指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她的认知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她在大学接受到现代文明观念,一回家这些观念又会被打碎,在这期间,她痛苦、挣扎,一方面想要接纳新的观念,一方面又无法完全抛弃旧的观念。这过程正是自我的蜕变,是冲出我们固有价值与信仰的过程。我们可以论述这样的一个过程,以及其中具体的观念冲突,去表现塔拉对于自我位置的寻找。 《美丽人生》 【话题词】 父爱;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生命宝贵,珍惜当下 作品简介 《美丽人生》讲述了在德国法西斯政权下,一位伟大的犹太父亲为保护儿子,编造战争游戏,用生命为孩子铸造了美丽人生的故事。 故事发生二战期间。圭多是一个犹太青年,在意大利小镇上,他经营着一家书店,和妻子多拉、儿子约书亚过着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但在约书亚5岁生日这一天,一切都破碎了。纳粹抓到了圭多和约书亚父子,强行把他们推上开往集中营的列车。 烟火弥漫,枪声四起,而父亲圭多告诉约书亚,他们乘着通往集中营的火车是去旅行、去享受快乐。他们把枪声当作游戏,把战争当作游戏,让儿子相信自己所受的苦不是受到法西斯的虐待,而是为他的生日而举办的一场游戏,像闯关得经验那样,只要不哭不闹、不想妈妈、不喊着要吃点心,就可以得分,率先得到1000个积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辆真坦克,让儿子信以为真。 在接下来苦闷,甚至残酷的日子里,奎多一直在儿子面前乐观,微笑。他跟儿子捉迷藏,带着儿子跟德国小孩混在一起吃饼干,把纳粹种种残酷的迫害犹太人的手段当做游戏规则告诉儿子:搬东西,做苦力,毒气浴,焚烧......这种种残酷与黑暗都被奎多巧妙的谎言所掩盖,儿子一直快乐的成长,一直不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