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校园人文现状调研,结合新课改精神,借鉴国内外同重点.docVIP

摘要通过对校园人文现状调研,结合新课改精神,借鉴国内外同重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本人文教育资源开发与学生人文培养的研究 摘 要:通过对校园人文现状的调研,结 合新课改的精神,借鉴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间接经验,以研究性学习为方法,以开发校本人文教育资源为载体,吸引广大师生参与课题研究、实践与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校本 人文教育资源 人文素养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 一、拷问校园人文 2000 年 11 月 17 日浙江省金华四中学生徐力, 因不满母亲的苦心管教, 残忍地将其亲生母亲砍成碎片装在尿素袋中。其入狱后,竟“无悔”杀母 事件,而是关注自己的前途: “好好改造,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 ” 2002 年 1 月 29 日和 2 月 23 日清华大学的学生刘海洋两次用硫酸泼熊,造成 5 只国际一级保护动物受到严重的伤害。 2004 年 6 月 16 日凌晨,北京 13 岁 的张帆和 14 岁的宋春,点燃了位于北京海淀区学院路 20 号的“蓝极速” 网吧,导致 25 人死亡 前不久,体罚学生、故意杀人犯浙江某小学教导主任姜庆海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这是一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惊悸之余,又闻甘肃某中学校长身先士卒,踹坏桌子,拆下木板扇学生的脸,还用“齐眉棒棍” 揍学生。在校长的“领导”下,该校教师更是“大打出手” ,手段“五花八门”,甚至用脚踢一个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学生腹部,以致该生重做手术。还有在学生脸上刺“贼”字,往学生嘴里抹屎,让学生集体打耳光,让学 生用刀片割自己的脸皮等等, 不一而述。 学生的 “自杀”、“自残”、“厌学”、“从恶”现象更是屡屡发生,而且屡禁不止,越演越烈。 面对一桩桩的骇人听闻的教育恶性事故, 作为一个有良智的人民教师,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教育、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不禁要扪心自问: 学生怎么了?! - 1 - 校本人文教育资源开发与学生人文培养的研究 人师怎么了?! 教育怎么了?! 而当一件件师生灵魂扭曲事件导致恶果时,而当这些人伏法受罚时,我们却惊异地发现每个学生都曾经是个学习成绩优异的骄骄者,每个老师都怀着对学生恨铁不成钢、望生成龙、望生成凤的美好初衷。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官员,曾把这类现象肤浅地归因于心理扭曲、心理疾病,以致于演 绎出一幕幕丧失人性、 缺乏理性、 令人汗颜的教育丑剧。 但如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产生的背后与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本身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学校管理者身受腐朽教育观念的毒害,特别在应试教育的畸形竞争中,他们把教育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校园人文失落了! 人文教育冷落了! 二、新课改:志在复兴失落的人文教育 1、课程“标准”的要求。 1)人文教育,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人文就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一个“人”的精神需要。人文教育包 括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教育。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 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开发”。其他学科也对人文教育提出了相似的要求。课题组认为,充分发掘和运用校本人文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精神灌注和人格熏 陶,为其“终身精神发展”打好“底子”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2)开发校本课程,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标准”指出:“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 - 2 - 校本人文教育资源开发与学生人文培养的研究 源。”课题组认为,我校两校区之间十里须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教 育资源,如:古今诗文、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等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如能通过一定的处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成为学生人文实践活动 的一个载体,那么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学生学 习空间的拓宽和语文实践机会的增加。 3)合理运作,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语文教改的核心。课题组认为,合 理操作人文教育资源的发掘过程,教师关键要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学生通过参与校本人文教育资源的收集、归类、加工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大教学观的要求。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人文教育从课程、教材建设到教育教学方式都存在着许多背离人文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就必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现在的教育与此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在一些文科教学中“同读一本书,同听一张嘴”的封闭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课题组一致认为,克服这一弊端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大教学观。积极引导学生发掘

文档评论(0)

153****8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