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课程确立问题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师课程确立问题思考 一、近代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确立的基本问题 教师教育的概念 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尔于兰斯创立 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随后,德、奥等国开始出现 短期师资训练机构;到1765年,德国又首创了专门培养师 资的国立师范学校,师范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展开,并 于清朝末年传人我国。自此,我国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就称 为“师范教育”。而“教师教育”的概念则产生于1930年前 后的美国。当时美国人认为,传统的一次性师范教育已经过 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强烈要求对教师进行终身性的“教 师教育”变革。随后,德国、日本等也先后掀起了实施教师 教育的转变风气。20世纪9。年代,“教师教育”的概念被我 国理论界引入,到2001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正式在政府文件中使用“教师教育” 这一概念。从理论上分析,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相比较,前 者更强调全程的、全面的、终身教育的理念,而后者则突出 入职前的教师培养过程。在中国,师范教育已经有百余年的 历史,而教师教育概念的引进及其发展,还是当代的事情。 因此,可以说,“教师教育”是“师范教育”的延续和拓展。 但是这个概念的调整完善,并不影响对近代中国教师教育发 展各阶段的课程目标比较研究,因此可以视二者为同一概 念。“教师教育”概念包括了高等师范教育和中等师范学校 教育。因为本文研究所涵盖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高等 师范仅仅具有指标上的意义,实际上中等师范学校的数量和 影响更为突出。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的教育 界在谈论师范教育和制定师范教育章程时,也将高等师范和 中等师范学校看成了一个整体。 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范畴 本文的“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在内容上,只研究政府 公布的普通师范教育课程,而未涉及民办师范教育课程、简 易师范教育课程、乡村师范教育课程的研究;在空间跨度上, 只研究我国大陆地区教师教育课程,而未涉及日占台湾时 期、中华帝国、伪满州国政府、汪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苏 区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 课程目标的内涵和外延 对于课程目标自身的内容构成,很多教育著作认为, 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之下才是课程目 标。但是,也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是相近或者重合的概念。韩 和鸣指出,“课程是现代教育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一定社会 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 织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因此,不同层次、不同 类型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可称为课程目标”,言下之意,培养 目标和课程目标是同一的概念。也许应当这样理解:培养目 标是课程的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下,构成不同层次、不同 类型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即在这个总目标之下构成不同教 育课程体系的各具体科类课程目标;科类课程目标的下位概 念是学段课程目标,学段课程目标也反映在各自学科的《课 程标准》中。因此,“课程培养目标一科类课程目标一学段 课程目标”构成了课程目标概念的完整内容。或者说,体现 了所谓的培养目标。因此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既有上下位关 系,也有同一重合的意味。一般来说,课程目标的确立,是 由制定者按照一定的流程,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法 规政策的指导下,准确地理解与掌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一定 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培养对象的 现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诸多目标与培养对象现实存 在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差距,确定实现培养目标所必须确 立的具体课程及其体系,然后遵循一定的价值取向,并按照 一定的表达形式,明确规定通过所设课程教育所必须达到的 一定的要求。 二、近代中国老币教育课程目标确立的比较分析 我国系统的师范教育制度始于1897年南洋公学建立, 特设“师范院”】。直到1949年9月,共经历了 1902-1904 年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1912开始颁布的“壬子癸丑学 制”,1922年开始颁布的“壬戌学制”,和“南京国民政府时 期”分别于1930年、1934年、1944年颁布的三个课程标准。 每套学制标准都含有针对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设置。因此, 可以从制定者、制定目的、资料、价值取向、形式取向、具 体要求等多个维度,对各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进行纵向比 较分析,探讨各阶段的共性、个性与自身的特点和差异。 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者 “壬寅癸卯学制”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是1903年光 绪帝下旨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拟定,并批准“著即次第 推行”的。“”“壬子癸丑学制”则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由其教育部在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制定的。《壬戌学 制》稍有不同,是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制定了一个新学制 系统草案,然后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专家学制会议上讨论修 改,再送达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征求意见,最后公布实施。南 京国民政府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