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低血压-controlled-hypotension.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性低血压的临床管理 三:降压措施与药物的选择: 实施控制性低血压,应采用血管扩张的方法,尽量避免抑制心肌功能,降低CO的方法 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均有一定降压作用,不宜忽视 短时间降压者:加深麻醉或艾司洛尔 长时间降压者,联合降压:1,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艾司洛尔):可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降低心肌耗氧量;2,压宁定:有中枢性与自限性降压作用,降压维持稳定;3,硝酸甘油,尼卡地平:适用于伴有冠心病者 控制性低血压的临床管理 四:呼吸管理: 保持正常的通气量,维持正常的PaCO2 控制性低血压时, PaCO2过高或过低均可造成大脑缺血缺氧: PaCO2过高,脑血管扩张,ICP增高,脑灌注压降低; PaCO2过低,脑血管收缩,CBF减少 提高吸入氧浓度,原因为:1,降压时,毛细血管动-静脉直捷通路开放,引起组织缺氧;2,用硝普钠降压时,氰化物损害组织摄氧能力 控制性低血压的临床管理 五:控制交感张力及心率: 多数降压药物有一共同点:压力下降时通过压力感受器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 机制:交感张力增加 危害:1,影响降压效果;2,可加重出血; 3,加重冠心病人心肌缺血 防治措施:1,降压前口服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联合用药;3,可乐定:可控制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4~8μg/kg;4,β-受体阻断药(艾司洛尔):减轻儿茶酚胺效应;预防血压反跳; 控制性低血压的临床管理 六:补充血容量: 保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容量,维持器官功能的正常 精确估计失血量,及时补充血容量 血压急剧下降时,应及时寻找原因 不轻易使用升压药,以免创面大量渗血 应调整降压药用量,调整体位,加快输血输液 控制性低血压的临床管理 七:复压: 引起出血的手术步骤一结束即应停止降压 复压速度:10~20min恢复到原水平 注意!停止使用降压药并不意味着降压作用已完全消失 复压后应继续加强监测 控制性降压与血液稀释结合应用 优点: 优化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 维持血管内外液体的正常交换,避免组织间水肿 更进一步减少出血:单纯降压时减少50%;单纯血液稀释减少15%~40%;联合应用时减少80%出血 减少降压药物用量 实施: 1,麻醉诱导后,抽取病人自体血,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Hb80g/L,Hct25%~30% 2,控制性低血压 3,复压与自体血回输 控制性低血压的并发症 一:概况:(美国) 死亡率 50年代:0.24% 现今:0.055% 非致命并发症 3.3% 二:常见并发症: 脑栓塞与脑缺氧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梗,心衰,心跳骤停 肾功能不全 血管栓塞 降压后反应性出血 持续性低血压,休克 嗜睡,苏醒延迟 结语 控制性低血压可有效减少失血和提供更好的术野清晰度 但控制性低血压并非没有危险,必须充分考虑利弊,选择使用 谢 谢! * * 0.01%硝普钠(10mg/100ml 5%G.S),5-10滴/分,注意氰化物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可用硫代硫酸钠150mg/kg静脉缓慢注射(15分钟以上)。 * 硝酸甘油(10mg/100ml 5%G.S) * 0.01%硝普钠(10mg/100ml 5%G.S),,5-10滴/分,注意氰化物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可用硫代硫酸钠150mg/kg静脉缓慢注射(15分钟以上)。 版权所有, 1997 (c) Dale Carnegie Associates, Inc. 诀窍 详细内容请参阅 Dale Carnegie Training(R) 的“演示技巧”。 控制性低血压 (controlled hypotension) 概念 1917年 Cushing 提出 1946年 Gardner 应用到临床 1948年 Griffiths 和 Gillies “椎管内低血压技术” 近年来 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和技术 定义—采用降压药物和技术等方法,人为将收缩压降低到80~90mmHg或者将平均动脉压降至50~65mmHg左右,而无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损害。 目的 减少失血和输血 改善术野的条件 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前后负荷,改善心肌作功 减少结扎烧灼组织,伤口愈合快 提高手术安全性 控制性低血压 生理基础 减少失血的能力 生理与药理学效应 对器官血流与功能的影响 适应症与禁忌症 临床管理与处理 并发症 控制性低血压生理基础 维持血压的主要因素: 心输出量(CO) 总外周阻力(TSVR) 血液容量 血管壁弹性 血液粘稠度 中枢神经系统 MA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