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解析版)-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考向分析+新题解析.docxVIP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解析版)-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考向分析+新题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考纲解析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主要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种。 二、考向分析 考向一 人物形象 在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的4大思考角度 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作用。如2012年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2015年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3.抓描写,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一个神态描写,很明显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 4.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二)鉴赏人物形象“3步骤” eq \x(\a\al(步骤一,概括形象特点))—eq \x(\a\al (借助“4大思考角度”,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概括多种,性格和形象身份。)) ? eq \x(\a\al(步骤二,具体分析形象))—eq \x(结合诗句,抓关键词,要点化分析形象特点。) ? eq \x(\a\al(步骤三,概括形象意义))—eq \x(点明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此步骤有时不涉及?) 小贴士 诗歌中常见的诗人自我形象 类 型 示 例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形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形象,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 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 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描绘了一个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词人形象,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齐上心头。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个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 考向二 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达主观感情的,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是景物形象,即“意象”。如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写景时,作者常常挑选特定的景物,并用带有浓郁的个人感情色彩的词去修饰这些景物。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