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3年南中国海的拐点.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33 年南中国海的拐点 公元 1433 年,也就是宣德八年,正月上元节,北京西 苑照例举办灯会,明宣宗朱瞻基带着皇后和太子陪太后亲临, 文武群臣及外国驻京使节也前往观看,一个叫杨士奇的大学 士还献上了十首颂德诗。 这一年是个平淡的年份。虽然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开 春少雨, 但很快得到官仓赈济。 贵州和广西的两支 “乱蛮”, 在五六月间被官兵轻而易举地平定。中央政府差人到黑龙江 口的奴儿干都司重修永宁寺碑,再次确立疆界。为了提高统 治效率,八月,朝廷一举裁汰了 77 个冗余的京官,并考察 初尝试向地方派出巡抚,其职责也在这一年有了较为明确的 规定。朝廷重审并赦免了五千多个囚犯。 “宣德通宝”开始 铸造。皇帝下令维修了京城那座五十米高的白色佛塔。已被 传抄多时的《剪灯余话》在该年有了首个刻本,这部讲述世 俗婚恋及人鬼爱情的短篇故事集,影响了包括《聊斋》在内 的一批最能体现明朝市民文化的通俗小说。 本科、前两科进士及一些外省官员,拔其优秀者备用” 。明 本科、前两科进士及一些外省官员, 拔其优秀者备用” 。明 凡此种种,无不显示中华帝国的富强和活力。这一年, 朝廷一次就向景德镇御窑厂下达了四十多万件的烧制任务, 其中的大多数瓷器, 是使用了从南洋引进的 “苏青”、“勃泥” 等色料而更加明丽纯正的青花瓷,它们代表当时世界上最精 湛的工艺,也是海洋贸易市场最紧俏的商品。 如果选取更长远的时空背景考量 1433 年,些与海洋有关的事情,却使繁荣延续的明朝有了另外 年, 些与海洋有关的事情,却使繁荣延续的明朝有了另外 副面孔。比如郑和之死。 出海 1433年 3月 9日,明朝正使太监郑和率领船队, 从此次 远航的目的地忽鲁谟斯启程返国。这已经是他第七次出海。 这一年四月,在海上漂泊多年的郑和死于古里,随即被随从 安葬在今印尼爪哇岛三宝垅市,一个时代由此结束了。 亚洲铜”,这是二十世纪的一个诗人,对雄踞欧亚大 陆东部、濒临西太平洋的中国的隐喻。的确, “黄”是它的 主色调。 但是先祖们很早就认识到, 蔚蓝色的海, 意味着“渔 。公元盐之利”、“舟楫之便” ,浩瀚的大洋里蕴藏食物和珍宝,也 是通道和生存空间, “历心于山海”才能使“国家富” 前 222 年,大败楚国的秦军南征百越,次年统一华夏,在后 世的历史学者看来,这或可说是黄色内陆文明最终战胜了以 鱼米为食、以舟楫为兵的蓝色海洋文明,自此奠定了农业中 国的大势。 。公元 但中国从未停止过出海的努力。受秦始皇资助,徐福率 领一支满载五谷种子、数千青年男女及工匠的大规模船队 东渡”,无论是否去寻仙药,此举都算是有组织的海外拓 展。东汉,海上丝绸之路已绕过印度半岛,通航罗马。三国 时期,孙吴政权越过海峡经营台湾,并派遣官吏向西探索新 航线。隋朝开运河,贯通南北以利水上交通。 海洋贸易的兴盛是“盛唐气象”的当然表现之一。初唐 就设立了专门机构,管理船舶、商人并征税。 “海外诸国, 日以通商”,其中条被记录的“夷道” ,从广州出发,经过 日以通商”,其中 条被记录的“夷道” ,从广州出发,经过 南海远达波斯湾、红海和东非沿岸,途经 30 多个国家和地 区,约 14000 多公里。 宋代的经济中心南移,东南沿海地区成为经济命脉所在。 不只如此,沿海居民纷纷弃农下海,内地的许多商人也加入 其中。当时有人感慨: “数十年来,习始变,舟楫极蛮岛。 依赖交换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元世祖忽必烈立即着手恢 每岁招集舶商,于番邦博易珠、翠、香货等 物,, 听其货卖” ,而且“击缅甸、击爪哇、击占城、击日 本,殆无虚岁 ,, 利其所有耳” 。对于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 元朝给予了“所在州县并与除免杂役”的优待。 宋元商品经济的勃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丝绸、瓷器、 茶叶等商品,它们经过手挑肩扛和车马舟船的运载,汇集到 各个港口,装满随季风而来的船只。当时的海船“浮南海而 南,舟如巨室” ,能储备数百人一年的食粮,指南针的发明 南,舟如巨室” ,能储备数百人一年的食粮, 指南针的发明 更推动了远洋航行。 在一个叫马可 ? 在一个叫马可 ?波罗的欧洲人的描述中, 三世纪的泉 州“宏伟秀丽” ,船舶往来如梭, 商人云集, 货物堆积如山。 他惊叹道:“此诚为世界最大良港之一 ,, 几难信有其事。 而后世的历史学家们确证,当时,一个活跃的贸易网络连接 东北亚、东南亚、印度西海岸乃至波斯湾的各个港口,他们 甚至将这个贸易兴盛阶段命名为“泉州时代” 1402 年,朱棣攻下南京即位,他不惜“支动天下 三省的钱粮”,调浙江、福建、湖广等五省府县优秀造船工 匠四百余户来南京造船。 1405年开始, 郑和率领一支两百多 艘船、两万多人的庞大船队, “云帆蔽日” ,浩浩荡荡地出现 在印度洋上,开始了帝国时代的最后海洋行程。 后世的历史学家

文档评论(0)

大宝&小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