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教学走出校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让历史教学走出校门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与体验式教学的比较 江门市新会葵城中学 高英 怎样上一节成功的历史课一直是我们历史教师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成功的历史教育应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发自内心或身临其境的情绪体验,并且可以积极参与探究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通过反思悟得历史知识和历史智慧。 目前中学历史课的主要形式是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倾听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述,自己阅读教科书和观看多媒体投影的文字、影音等资料。由于这些历史知识都是间接获得的,缺乏直接的接触体验,只依靠生动的教科书和教师生动的口头讲述难以让逝去的历史现象,重新生龙活虎地展现于学生眼前。所以在很多时候课堂上任凭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讲台下总是摇摇欲睡,教学徒劳无功。 应该说,这种现象的的出现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历史学科知识具有的过去性特点、历史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以及中学生生理、心理未成熟、人生阅历少、认知水平低。历史,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它既不会再重现也不会再重演。对中学生来说,学习的历史知识都不是他们所曾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不能亲身体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引起共鸣,无法带入到历史过程中,从而造成了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或理解掌握历史困难的现状。并且,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人的认识活动又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主要通过历史材料,历史材料主要源于教材与教师的讲述,其中大部分是文字材料。将文字材料转化为感性形象,得有赖于中学生的生活积累。中学生有限的生活经历往往无法想象丰富的历史内容,这就造成了历史教学效果低下的一大因素。 其次,由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教材本身编写的局限、应试教育制度的制约等因素促使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把“活生生”的历史教“死”了。历史课程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那么,我们在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走进历史,站在当时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然后再去体会它、感悟它,去探索历史知识背后的价值远比单纯的记住知识更有意义。 李大钊曾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中说到 “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 不是死的、固定的。”体现在历史教学中, 应当充盈着多姿多彩的生活化的特点, 应当使人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着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但是,在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我们常常向学生强调“这个内容很重要,经常考试”,“这个影响是必考内容,需要背诵”,“我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什么”等。这种做法显然把历史内容和学生看作是死物,学生可能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却无法走进历史的内心世界,真正的走入历史,让历史复活,让那些“陌生”的历史重现在面前。从而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激情和灵性。教师教学过程更是千遍一律的单调、枯燥和乏味,无法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神入”的状态中感知历史,置身于历史场景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去探究当时的世界,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想他们之所想,从而去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思想、动机、信仰等,进而开阔历史思维、走进古今中外的历史时空。 由此,新课标改革提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强调重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改革一扫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授,学生被动听、记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脑以足够的、合理的、丰富的、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刺激,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对此教育界纷纷响应,各种各样的新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的时间越来越多,似乎“死去”的历史课堂又“活”起来了。 事实上,新课标改革中大都数新式教学方法只是流于形式,小组活动无探无究,小组讨论无章无法,学生还得被迫参与表演,从而更加讨厌历史课堂了。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常常仅以文字表述要求学生进行情境想像,大多是纸上谈兵,效果可想而知。部分老师施行的情景式教学假设各种情境,要求学生自导自演,部分学生配合教师积极参与,貌似生动有趣,但这种教学方式过分强调表演,且多缺乏真实环境的支持,学生能从表演中得到的知识升华很有限,最后停留在脑海的仍然是原有的理解深度,况且并非所有学生都热衷公众表演,这种非自愿甚至令其厌恶的学习不仅影响教学效率和课堂秩序,对学习者本身也是情感折磨,最终只会令学生更加讨厌历史学习,更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鉴于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让历史重新在学生的心目中“鲜活”起来?毋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