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TOC \o 1-5 \h \z B的和适用范围 1 检修内容 1 作业前准备工作 1 作业步骤、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3 试运验收 4 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8 附件相关记录 10 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10 0/1 齿轮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目的和适用范 目的和适用范 为保证安全生产,保障现场的钳工检修作业人员、设备的安全,提供指导 原则以满足钳工操作和维修的基本安全要求,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下表所列设备以及实业一部其他外啮合齿轮泵的检修作业。 二、检修内容 拆装、检修该设备,检查清洗泵壳内腔,检查齿轮的磨损和腐蚀情况,更 换填料及配件。检查零部件的配合尺寸。 三、作业前准备工作 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数据。 领取易损配件。 明确作业内容,开具作业票据 确认作业内容是正常维护、故障抢修还是计划大修;确认检修施工作业票 已经按要求下达并有效;严格按照作业票的工作时间要求进行工作安排。 人员配置:工种、人数,索质要求,劳保穿戴 1)人员配置: 工种 数量 任务 钳工 2 拆检设备 电工 1 检查电气设备 2)劳保穿戴 检查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酸服、防毒面具等是 符合安全规定和公司要求 3.5作业工具: 准备好该项作业所必需的工、量具和用品,包括:梅花扳手、活动扳手、 敲击螺丝刀、手锤、铜棒、管钳、内六角扳手、锂刀、砂纸、锯条、适用的拉 具、找正表座、百分表、游标卡尺、油盆、生料带、润滑脂、干净的抹布、塑 料薄膜等。 熟悉作业现场,进行风险辨识 1) 了解设备的检修原因和停下来之前的运行状况,情况允许的话,应该在停 泵Z前现场确认故障部位的具体情况,女口:振动、温度情况有没有异常或 异常的趋势?异常反映在哪个测点?根据上面了解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 行检维修工作。 2) 风险辨识 作业负责人应联系作业票的内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进行风险辨识。 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并检查确认 结合作业票上面的内容,确定作业对象是否停电、放空(检查出口压力表和 放空阀)、降温;进出口阀及附属管线是否关严;是否存在交叉作业;介质是否 已经按安全规定吹扫干净。 零配件的准备 根据检修的内容,落实检修所需的零配件,如:轴套、齿轮、轴、石墨填 料、泵端盖等。 9.文明施工要求 强调拆卸零部件或装配时,不得乱打、乱撬,要正确使用专用工具;拆卸下 来的零部件要放在垫板上或用油盘装好,做到文明施工。 四、 作业步骤、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1・结构简图 A堆—1£JL_2TtLtO1Hinr A 堆— 1£ JL_ 2T t L t O 1 Hinr 2・拆卸 1)根据开具的作业票联系相关电工切断泵的电源,并确认。 2)联系工艺切断齿轮泵的所有的管路,并确认泵内没有液体,泵出入口放空 阀应为全开,泵头恢复至常温。 3) 拆卸联轴器。 4) 拆卸齿轮泵岀入口短接,用封口胶浆关口封好。 5) 拆卸后端盖检查轴承。 6) 拆卸压盖,检查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 7) 拆卸检查齿轮、齿轮轴和轴承。 3.回装与检修质量标准 用煤油清洗零配件并用什锦锂和金相砂纸清除拆卸痕迹后,摆放好准备检 查回装,总体的回装次序跟拆卸次序相反。 1)齿轮装配要求; a.)齿轮啮合顶间隙为(0. 2-0. 3 )m(m为模数)。 b) 4. 3. 1. 2齿轮啮合的间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 齿轮啮合侧间隙标准 mm 屮心距 W50 51-80 81-120 121-200 啮合顶间隙 0. 085 0. 105 0. 13 0. 17 c)齿轮两端面与轴孔中心线或齿轮两端面与轴中心线垂直度公差值为 0. 02mm/100mmo d) 两齿轮宽度一致,单个齿轮宽度误差不得超过0. 05mm/100mm,两齿轮 轴线平行度值0. 02mm/100mmo e) 齿轮啮合接触斑点均匀,其接触面积沿齿长不少于70%,沿齿高不少 于 50%. f) 轮与轴的配合为H7/m6o g) 齿轮端面与端盖的轴向总间隙一般为0・10〜0。15。 h)齿顶与壳体的径向间隙为0. 15〜0. 25mm,但必须大于轴颈在轴瓦的径 向间隙。 i)齿轮跳动^0. 02mm齿轮端面全跳动W0・05mm。 2)轴与轴承 a.)轴颈与滑动轴承的配合间隙(经验值)如表2所示。 轴颈与滑动轴承的配合间隙值 转速/ ( r/min ) 1500以下 1500〜3000 3000以上 间隙/mm 1.2/1000D 1.5/1000D 2/1000D 注:I)为轴颈直径,mnio b) 轴颈圆柱度公差值为0.01mm,表面不得有伤痕,粗糙度为R丄6。 c) 轴颈最大磨损量小于0. 01D (D为轴颈直径)。 d) 滑动轴承外圆与端盖配合为R7/h6o e) 滑动轴承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公差值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