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可以在时域进行,也可以在频域进行。; 如果对象模型是在状态空间以状态方程形式描述的,则系统的设计过程是在时域进行的,通常是采用状态反馈和极点配置的方法得到控制策略,其中包括状态观测器的设计以及最优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其研究内容习惯上称为现代控制理论。;7.1 概述 本节讨论三种串联校正装置的频域设计方法,即相位超前、相位滞后、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设计。 相位超前校正主要用于改善闭环系统的动态特性,对于系统的稳态精度影响较小; 相位滞后校正可以明显地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但会使动态响应过程变缓;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则把两者的校正特性结合起来,用于动态、静态特性均要求较高的系统。; 使用MATLAB不仅可以解决控制系统的分析问题,还可以解决系统的设计问题。在掌握MATLAB以后,设计过程大大简化,设计效率大大提高。将人们从以往繁琐的计算绘图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变得方便、快捷。 ;7.2 超前校正、滞后校正以及滞后-超前校正的Bode图设计;γ=180°+φ(ωc) ;它是一个系数,若开环增益增加该系数倍,则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将穿过(-1,j0)点,闭环系统达到稳定的临界状态。;稳定裕度的定义 ;;;7.2.1 超前校正器的Bode图设计 相位超前校正环节可以等效地由电阻电容构成的RC网络来表示。 其网络传递函数可以写为;例 使用MATLAB绘制当 时的bode图和Nyquist图;运行程序,得到结果:;第7章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由图可知: 1)最大超前角 与所对应的频率 随 的减 小而升高,并有关系式 2) 处于两个转折频率 和1/T的几何中心,即 3)超前校正环节提供的最大相位超前角约在 之间。若需要更大的超前角,可以采用多个超前环节的串联。 ;说明:由于此网络的增益为 ,所以在实际应用时,为保证系统的稳态性能,必须增加一个增益为 的放大器,即校正网络为;串联超前校正的作用和特点;(1)校正装置提供正相角补偿,改善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裕量。;(1)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定原系统的开环增益K;;如果对截止频率 有明确要求,设计步骤可按照;.;【例7-1】 某一个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设计超前校正器,使系统满足: (1)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 ≤0.001;;解 (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选取 。则开环传递函数为:;(3)选取;于是,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计算机同时计算出幅值增益裕度、相角裕度和穿越频率如下。显然,可以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 滞后校正网络;0; 从上图可知对数幅频特性在 至 之间呈积分效应, 而对数相频特性呈滞后特性。与超前网络类似,最大滞后角 发生在最大滞后角频率处,且 正好是 和 的几何 中心点。计算 及 的公式分别为 由对数频率特性图可见,滞后网络对低频信号不产生衰 减,而对高频噪声信号有削弱作用,b值越小,通过网络的噪 声电平越低。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的特性,以降低系统的开 环截止频率,提高系统 的相角裕度,一般取 ;1.串联滞后校正的作用和特点;;(1)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原系统的开环增益 。;.;7.2.2 滞后校正器的Bode图设计;解 (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 ,选取 ,则传函为;(3)求滞后校正器的传递函数。根据设计要求 ,选取校正后的相角裕量。建立一个m文件(不妨命名为lagdgn.m)如下;7.2.3 滞后-超前校正器的Bode图设计; 滞后-超前校正网络 ;0;.;.;.;串联滞后-超前校正;(1)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8)验算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解 (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 ; 可知此时幅值裕量 ,相角裕量 ,穿越频率 ,系统不稳定。需要进行滞后-超前校正。;(3)求滞后校正器的传递函数。根据设计要求,选取校正后的相角裕量 。建立一个m文件(不妨命名为laglead.m)如下;7.3 PID控制器设计;为了避免纯微分运算,通常采用近似的PID控制器,其传递函数为;串联校正:PID控制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PID 控制规律;;;(4)PID控制器;7.3.2 PID控制器各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解 使用期望特性法来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