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权强国向海权霸主的转变-文档资料.docxVIP

从海权强国向海权霸主的转变-文档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海权强国向海权霸主的转变 1939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面对人类历史上 空前的战争浩劫, 美国有关方面不得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参战 前,通过建立西半球中立区、出台“猎犬计划”战略、开展大西 洋护航等措施,美国为参战做了相关准备;参战后,坚持“欧洲 第一”的“猎犬计划”战略,美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别与德、 日同时展开激烈的海权争夺战, 并取得最终胜利。 通过二战期间 海权战略的成功实施, 美国实现了从海权强国向世界海权霸主的 转变。 、参战前美国海权战略的积极应对 一)建立西半球中立区,维护西半球的暂时稳定。面对日 趋紧张的局势,1939年7月底。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威廉?雷 希表示, 海军部应该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其要求政府放手发展海 上力量。他说:“一旦不能继续维持和平,美国舰队要在任何可 能发生战事的地方打败敌人。 ”由于担心德国在欧洲取胜后, 会 将矛头指向西半球。 9 月 5 日,美国宣布将在西半球建立中立区, 规定交战国双方的舰队都不能进入。 罗斯福总统随后宣布美国海 军进行西半球中立地带的防御巡逻, 并将刚组建的大西洋舰队命 名为“中立巡逻队”。 名为“中 立巡逻队”。 为了在未来可能的太平洋战争中取得主动。 又充分保证西半 球中立区的海军力量,美国国会同意增建战舰。 1940 年 6 月, 国会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 授权海军部建造 1 万架飞机用于 新航母, 48 新航母, 48 艘硬式飞艇用于“ 中立巡逻队”的反潜艇。随着形 7月7并组 7月7 并组 二)出台“猎犬计划”战略,开展大西洋护航。 1940 年 6 势的发展,美国不断扩大中立区。 1941 年春,德国宣布将战区 扩大到冰岛和格陵兰岛。 4 月 20日,罗斯福宣布扩大西半球中 立区,其包括大西洋彼岸的亚述尔岛、格陵兰岛和冰岛。 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冰岛登陆,随后建立海军航空基地, 建了丹麦海峡巡逻队。 月,法国败降。美国民众哗然,这是加强海军建设的大好时机。 6 月 14 日,海军部提交了一份庞大的战舰建造计划,主张美国 打造两大舰队,分别部署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随后,国会高票通 过了“两洋海军法案”。 海军部预测德国可能在 8月入侵大不列 颠岛。11月,新任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撰文称:如果 英国战败。大英帝国解体,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将被控制,美国将 无法进行全面战备;同时,整个西半球就暴露于轴心国魔爪下, 美国将没有基地和德国在欧洲作战, 处境会相当危险。 斯塔克明 确阐述了“欧洲第一”的战略思想, 意在说服决策者加强与英国 的合作。 在大西洋保持强大攻势, 而在太平洋进行相对保守的防 御。该文后来被称作“猎犬计划” (Plan Dog),很快得到罗斯 福和军方的认同。 12 月 17 日,罗斯福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不 久,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据此,美国共向英国等几十个反法 西斯国家提供了 500多亿美元物资。 这是美国走向参战的重要一 步。为保证法案的顺利实施, 必须开展有效的跨大西洋护航。 1941 年 1 月,英国欣然接受“猎犬计划”战略, 并表示迫切需要美国 给予护航帮助。2月1日,罗斯福任命欧内斯特-J ?金为新大 西洋舰队总司令,开始组织跨大西洋护航。 三)实施“西半球共同防御计划” , 完善大西洋护航体系。 1941 年 5 月 21 日,德国潜艇 U-69 在南大西洋击沉了美国商船 “罗宾?穆尔”号,此后美国进一步加强护航体系。7 “罗宾?穆尔”号,此后美国进一步加强护航体系。 7月 9日, 罗斯福批准了海军部起草的“西半球共同防御计划”, 正式下令 海军保护从美国到冰岛的跨大西洋航道, 并将英国、 加拿大的商 船纳入护航体系。 8 月,美、英大西洋峰会召开。与此同时,美 英两国军事首脑举行会晤,就美英护航体系的合并重组达成共 识:从 9 月开始英国海军护航队从大西洋西部撤出, 交由美国大 西洋舰队统一指挥护航: 大西洋舰队对所有加拿大海域以西的大 西洋护航负责; 因美国暂时中立, 所有商船将悬挂至少一面美国 西洋护航负责; 因美国暂时中 立, 所有商船将悬挂至少一面美国 或冰岛国旗。 会后,美国进一步加强大西洋舰队, 护航舰队已经包括 3 艘 航母、 5艘战列舰和 50艘驱逐舰。 9 月 16日,英美混合护航舰 队开始第一次护航。同时,加拿大也将护航指挥权交给了美国。 1941 年最后几个月中,护航舰队和德国潜艇连续发生多次交火。 10 月初,罗斯福向国会提议修改《中立法案》,允许商船全副 武装和进入欧洲战区。 经过激烈辩论后, 国会最终高票通过了修 改提案。美国向参战又迈进了一大步。 四)被逼对日战略物资禁运,太平洋防御政策最终失败。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退缩防御政策以及 1941年 4 月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