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的功利化到审美的伦理化-最新文档.docx

从艺术的功利化到审美的伦理化-最新文档.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艺术的功利化到审美的伦理化 中国现代美学的西方化进程,一方面表现为中国现代美学在 逻辑构架和概念范畴等方面的西方化,即按照西方美学的学科规 范来剪裁中国美学的材料, 重塑中国美学的基本面貌, 寻找中西 美学的契合点,另一方面,有了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美学这个参 就成为照物,在中西比较中努力发掘中国传统美学的自身特质, 就成为 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 中西美学尽管存在巨大差异,但 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复杂状况。和 西方美学相同的是,中国美学以关注艺术的社会功利性始, 和西 方美学相异的是,中国美学以艺术的审美伦理化终。 由于中 学漫长的历史和多元的理论传统, 对中西美学的任何问题作比较 研究都是理论上的冒险,但是我们无法回避对美学理论的关键性 问题进行理论把握。仔细辨析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的这些复杂状 况,对于摆脱“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和重建中国美学 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由于社会发展初期生产力 水平不高,人民普遍贫穷,总体来讲,处于起源期的多种思想流 派,对文学艺术的把握,都是从社会功利作用出发,尽管也看到 了文艺的审美价值,但是在功利与审美之间, 他们明显地肯定前 者而贬低甚至否定后者。 在西方历史上,作为文学总称的诗歌长期地位很低。严格说 来,中国古典诗歌只能相当于西方抒情诗, 而西方的诗歌除包括 抒情诗外,还包括史诗,也就是叙事长诗,甚至也包括戏剧和小 说等艺术样式, 从古希腊到莎士比亚的戏剧都是用诗体写成, 普 希金的小说也是诗体,亚理士多德的《诗学》主要就是论述的古 希腊戏剧, 别林斯基甚至把果戈里等人的小说也叫做诗。 由于西 方诗歌概念本身的复杂性, 加上诗歌更多地和个人情感以及本能 欲望相联系, 从艺术的功利性出发, 西方学者往往对诗歌加以否 定。根据欧根尼 ?拉尔修记载,毕达哥拉斯曾经梦见荷马和赫西 俄德因为撒谎的缘故, 在冥界历万劫不复之灾: 荷马被吊在黑森 森的一棵树上, 周围盘踞着无数毒蛇, 赫西俄德被绑在青桐树上 烧烤,痛楚难当而凄楚哀号。 柏拉图本人拥有很高的文学艺术素养, 懂得美的价值, 但是 他极力贬低诗, 认为包括诗在内的艺术, 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摹仿, 如同照镜子一样,不能为社会增加任何新的东西,徒有其表,艺 术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无用的, 更为糟糕的是, 它挑逗人们的感 官和肉体的欲望,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艺术把人们引向不道 德的行为,具有危险性,会产生负面影响。奥古斯丁为自己年轻 时喜欢读诗忏悔不已, 他严厉抨击诗人, 认为“在他们口中满是 恶魔所布下的种种陷阱”。 晚奥古斯丁一个世纪的罗马神学家波 爱修在《哲学的慰藉》一文中对诗神缪斯大加指责:“她们非但 不把人们的心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反而伴着他们一路沉沦下 去……滚吧,塞壬女妖们,毁灭的诱饵!”甚至到了文艺复兴时 期,这种思想在西方依然很有影响,以致锡德尼不得不写出《为 诗辩护》来反驳对诗的种种指责。 类似的情况同样在中国发生。墨子“非乐”说的基本观点 是,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及其审美活动。 无助于解决穿衣吃饭等 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为什么呢 为乐器并非现成之物, 制造乐器需要花费大量钱财; 舟车可使君 子息其足,小人休其肩背,艺术则毫无实用价值;音乐需要很多 年轻男女演奏,必然耽误农业生产;演奏歌舞者脱离农业生产, 又需要花钱供养以保持美丽, 这是极大的浪费; 音乐歌舞需要治 理国家的王宫贵族来欣赏,又使政治活动陷于停顿。在他看来, 儒家奉为至关重要的《诗》、《书》、《礼》、《乐》,都是空 洞而不切实际的东西。墨子的结论是“为乐非也” ( 《墨子 ?非 乐》 ) ,得出了否定美和艺术的结论。 韩非的美学思想直接建立在他的功利主义基础之上, 在他看 来,人与人之间都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没有爱和信任可言。 他不赞成把审美和艺术活动看成是教育和培养人的重要手段, 认 为严刑峻法才是使人就范的根本途径。 -6J 他在《外储说左上》 中说,开棺材铺的人希望人死,做车舆的人希望人富贵,都是为 了自己的利益。对于儒家看得非常神圣的君臣关系,韩非在《外 储说右上》中认为其也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关系,双方 都感到有利才能成交。 审美和艺术活动恰恰是没有直接的功利目 的,韩非必然要加以否定。在《解老》中,他认为“文为质饰者 的,韩非必然要加以否定。在《解老》中 ,他认为“文为质饰者 也”,主张“好质而恶饰”,说“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 美也”,把质与文置于互不相容的境地。对于“乐”,韩非也是 彻底否定。把“好五音”列为君主亡国穷身的“十过”之一。 老子崇尚“无为”, 否定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的智慧与创 造。老子明确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爽”( 《老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大宝&小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