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从取食部位上看。 ①若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而生存,则为寄生(所依附的部位仍存在),如蚜虫。 ②若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组织为食(整个或某一部分)则为捕食(其依附部位不复存在)。 4.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农作物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农作物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审答误区】 (1)易与水平结构混淆:在同一区域植物的分层为垂直结构。 (2)对植物垂直分布的原因理解错误:不同农作物的合理搭配,主要体现在对阳光的利用上。 【母题追问】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提示: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梯度分布。 (2)B、C两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分别属于群落的哪种空间结构? 提示:B处垂直结构;C处垂直结构。 【类题精练】 1.(2020·济南高二检测)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  )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相同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A正确。随着枯落物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由题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正确。由题图可知,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各不相同,D错误。 2.(2020·太原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调查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选B。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因为它们也是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一部分,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后期进行区分,A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不可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由于在土壤中长期生活,所以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避热性,所以可以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C正确。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D正确。 【补偿训练】 分布在热带稀树灌丛或稀树草丛中的梅花雀,雌雄在灌丛中活动的空间不一样,雄性个体偏好上层活动,雌性个体偏好下层活动。对于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热带地区四季温度较高,梅花雀所在的群落没有时间结构 B.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可能是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引起的 C.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与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关 D.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不利于它们繁殖后代 【解析】选C。梅花雀所在的群落没有季节变化,但可能会有昼夜变化,A错误。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主要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引起的,B错误。雌雄雀活动空间的差异与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关,C正确。雌雀和雄雀活动的空间不同但不影响它们产生后代,D错误。 【科技情境】2011年,斯普利比尔使用现代遗传学手段,研究当地的两种地衣,其中一种会制造一种叫做狐衣酸的强力毒素,呈现黄色;另一种则缺乏这种毒素,呈深棕色。这两种地衣看起来截然不同,被分类为两个“物种”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在显微镜下,地衣由一层紧实的外壳包裹着绵软的内芯。藻类就嵌在那层厚厚的外壳上,子囊菌(一种真菌)也长在那里,只不过它们的菌丝向内部分支,构筑成海绵状的内芯。担子菌(另一种真菌)在外壳的最外层,就在另外两个“伙伴”的周围。 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探究: (1)请概述斯普利比尔的研究前后,人们对地衣共生生物的认识。(科学思维) 提示:斯普利比尔的研究之前,人们认为单一真菌与单一微型藻类结伴相生;研究之后人们认为子囊菌和担子菌两种真菌和一种藻类共生。 (2)请结合本文和所学知识概括互利共生的概念。本文中的研究对地衣学的概念进行了修正,你觉得还有哪些谜团有待解开呢?(科学探究) 提示:互利共生指两种或者三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既然地衣是由担子菌、子囊菌和藻类共同组成的,那

文档评论(0)

linlin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