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井冈山大学建环锅炉课程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冈山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书 题 目:某小区燃煤锅炉房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刘志文 学 号: 111614027 专 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 级: 2011 建环班 指导教师:黄文先 目录 TOC \o 1-5 \h \z \o Current Document 设计概况 2 \o Current Document 原始资料 2 第一章锅炉型号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第一节热负荷计算 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节锅炉型号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5 第二章循环水泵及补水泵流程和杨程 第一节循环水泵杨程的选择 7 第二节 补水泵的选择膨胀容积计算 8 第三章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第一节 确定水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 10 第二节决定水的软化方法 11 第三节 软化设备选择计算 12 第四节 除氧设备选择计算 13 第五节锅炉排污量和决定排污系统 14 第四章锅炉房主要工艺管道设计计算和布置 第一节 主要管道和阀门的选择 16 第二节风烟管道和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17 第五章 送引风及烟囱烟道设计 第一节计算送风量和排风量 18 第二节 决定送引风管道系统及其初步设计 19 第三节决定风道和烟道断面尺寸 20 第四节决定烟囱高度和直径 21 第六章 核算送引风机 第一节送风机性能校核 22 第二节引风系统校核 22 第七章除污器及其他辅助设备的选择 第一节除污器的选用 24 第二节其他辅助设备 25 \o Current Document 总结 27 参考资料 28 设计概况 本设计为一燃煤锅炉房工业设计,为某小区采暖提供热水的热水锅炉房,采暖方式 为季节性用水。其供水温度为95C,回水温度为70C,采暖负荷为9.6MW。锅炉房采 用单层布置,其建筑面积为1676m2 0 同时整个设计要求设备选型准确合理、工艺流程布置顺畅、经济技术合理、燃料消 耗低、初投资小。根据锅炉房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进行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和工艺 布置。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重要实践,本课程设计是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 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原始资料 热负荷资料 表1 采暖热负荷Q 生产热负荷Q 生活热负荷Q 通风热负荷Q 9.6MW 0MW 0MW 0MW 山东淄博P贫煤表2 vr Wy A Cy Hy Sy oy Ny Q ydw 14.64 5.8 27.7 57.9 2.69 2.58 2.11 1.14 22.10MJ/kg 所用水质资料表3 名称 符号 单位 数据 总硬度 H me/l 4.5 碳酸盐硬度(暂时硬 度) Ht me/l 4.5 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 度) Hft me/l 2.00 总碱度 A me/l 6.32 PH值 PH 7.2 溶解固形物 mg/l 607 溶解氧 mg/l 5.8 冬季平均水温 t C 8 夏季平均水温 t C 23 供水压力 P MPa 0.4 气象及地质资料表4 名称 单位 数据 海拔高度 m 25.9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C -10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C -5 采暖期室外平均计算温度 C -2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C 16 采暖总天数 d 180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C 29 主导风向 西北 当地大气压(冬季) Pa 102340 当地大气压(夏季) Pa 100220 平均风速(冬季) m/s 2.6 平均风速(夏季) m/s 2.3 最咼地下水位 m 土壤冻结深度 m 0.73 第一章 锅炉型号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第一节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要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 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此处因设计规定,可不需考虑全年热负荷。 (1)计算热负荷 锅炉房最女计算热负荷Qmax是选择锅炉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 原始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由下式求得 : Qmax =K°(KiQi +K2Q2 +KsQ3 +K4Q4)+Q5 (仁1) 式中, Q1、Q2、Q3、Q4 分别为米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 t/h,由设计 资料(表1)提供; Q5 一一锅炉房除氧用热,t/h ,根据除氧方法及除氧器进出水的 焓计算决定,为了方便计算,此处取零; TOC \o 1-5 \h \z 心、K2、K3、K4 一一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 Ko 一一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 将原始资料表1数据代入得: Qmax二K0KQ t/h (其中 Ko 为 1.10 〜1.15,K1 为 1) (1-2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