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唐诗鉴赏.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唐诗鉴赏 本文是关于 王昌龄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诗鉴赏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 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姿。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采莲少女的脸庞 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 看上去仿佛鲜艳的荷花正对着少女的脸庞 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我们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 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 孰 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也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让人感 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 或者说竟是荷花 的精灵。这些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可辨;以致稍一错神,采莲少女 文学分享 有关王昌龄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 看不见踪影了。 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 亦真亦幻的感觉, 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然而,正当他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才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 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所以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 )了。这一描写,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与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 ,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显现, 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学分享

文档评论(0)

132****04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