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文化对管理学的贡献.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学文化对管理学的五大贡献 科学管理是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管理就没 有组织或社会的有序、和谐,就没有效益和成就,也不可能有人类创造性的 劳动。管理也是生产力。一个社会与一个组织的有序和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 基础,因而,管理在人类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华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在诸子百家学说中,在儒学一贯倡导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管理思想。它是 中国古代政治、尤其是管理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儒学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 人本主义色彩,它从尊重人出发,以人性善的假设为基础,以道德自律为核 心,以阴阳互补为其方法论,以安民富民为其目标,建立起了系统的人性管 理模式。儒学管理思想对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学管 理思想的精华,也必将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中发挥它的文化主体性作 用。 贡献之一: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性本善的管理模式 从儒学的观点看,“人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人是宇宙 的中心,断言宇宙之中最宝贵的事物是人。因此,人在社会、国家中的有着 重要的地位。孔子很早就把人从宗天神学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了不 屈从于神的独立地位。因此,人成了儒学的研究对象,人的生存、人的价值、 人的尊严、人的教育以及人的家庭和社会组织成了儒学一贯关心的课题。儒 学明确断言,管理、治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也是人。 人是贯穿整个管理诸环节、诸要素的中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是人,劳力者亦是人。荀子认为:“尽伦尽 制”(《荀子?解蔽》)、通晓事物普遍规律的“圣人”是管理的主体,而从 事某一具体职业的普通民众是管理的客体。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组成一个 组织的主体。社会离不开人,组织也离不开人。人与天地参,是宇宙构成的 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儒学所建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在管理学 发展的历史上,从把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把人当作被动的物来看待,到认 识到人的价值和尊严,并进而重视人、尊重人,发挥人的能动性,确立以人 为本的管理新理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儒学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 重视对人性的探索。儒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之上的。从弗?泰 勒开始的现代管理理论,无不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自我方管理理论中,对人性的探索, 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 实现的人”以及“复杂人”等假设。这些假设无不是为了认识人,适应或重 “自我 塑人性,从而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儒学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人性理论, 即 “性善论”、“性恶论”、“善恶混论”、“性三品论”、“二重性论”等 等,也不外乎是要探索出一种更适合人性、更有效益的管理模式。儒学为了 经世致用,为了管理社会,不断地对人性进行探索,一直是儒家哲学的显着 特点之一。 人性本善是儒学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孟子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 基础上,明确提出人性善的理论,并且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证。孟子认为 人的善性来源于人先天具有的“善端”,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 “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善心”、CC善德”乃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本质规定,是人之所以为人孙丑上》)人具有善端,说明人具有为善的可能性。保持住善端,并且扩而 充之,可能性的善就变成了现实的善。“恻隐之心”表现出来属于“仁”, 表现出来属于“义”,“辞让之心”表现出来属于“礼”, 表现出来属于“智”。(《孟子?告子上》)因此,在孟子看来, “羞恶之心” “是非之心” “善心”、 CC 善德”乃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本质规定,是人之所以为人 的内在本质。 的内在本质。 世上的恶人,是因为后天教育不善,学习不良,丧失了作为人 的善德。基于孟子对人性的这样一种认识,他提出了“以不忍人之心,行不 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的人性管理模式,即他的“仁政”治国学 说。 孟子的性善论,对管理学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呢? 首先孟子认为,人本 身具有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人的行为不是由于某种外力或强制力驱使的结 果,而是由于人内心“良知”(《孟子?尽心上》)的召唤。“良知”是人从 事一切有益社会活动的内在根据。因此,孟子反对用严刑峻法、用暴力的手 段来对待被管理者,主张通过教育, 提高被管理者的道德自觉来调动他们 的积极性;二、强调用“推恩”【注一】的方法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 和谐。所谓“推恩”就是把“仁爱”之心推广去爱他人,甚至去爱物类,即 所谓“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上》)。人与人相爱是人际和谐的前提,人 际和谐是实现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管理有序化并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条件; 强调自尊和尊重他人。孟子强调管理者

文档评论(0)

yusu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