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类可预报性 * 第二类可预报性 * 气候系统的可预报性与驱动力 外力—— 周期性:日、年变化、米氏周期(米兰科维奇理论)、银河周期 非周期性:火山爆发、地震等 内力—— 周期性:系统内部各因子之间相互耦合而成的自持振荡(ENSO等) 非周期性:随机性内部因子 2.5 气候系统的研究 一、气候监测 二、气候诊断 三、气候重建 四、气候模拟 五、气候预测 一、气候监测 (1)大气常规观测 (2)海洋及系统其他成员的常规观测 CODAS 雪盖、海冰面积 土壤温度及湿度 全球植被 (3)非常规观测 太阳常数观测 大气中的微量气体(CO2, 甲烷,氯氟碳化物(CFCs) 观测 平流层气溶胶观测(研究火山爆发对气候影响) 二、气候诊断 气候诊断:根据气候监测结果对气候变化与气候异常作出判断 有关气候监测与气候诊断的系统性出版物有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的气候诊断公报 (Climate Diagnostic Bulletin ,月刊) WMO的气候监测公报(Climate system Monitoring Monthly Bulletin, 月刊) 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的气候监测(Climate Monitor) (季刊) 美国每年10月召开的气候诊断与预测年会,每届都有会议文集 WMO, WCDP 每两年出版1期气候系统监测专集,题为全球气候系统。 中国气候中心,月气候监测公报 三、气候重建 最常用的代用资料: (1)孢粉 (2)冰芯 (3)树木年轮 (4)钟乳石 (5)珊瑚 (6)史料分析 黄土古生态学研究为西部地区 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土高原塬面上地质历史时期以草原环境为主 硅酸体 孢粉 冰芯 树轮 树轮 北京石花洞石笋LS9602 TIMS-U-Th 定年及年层确定 0.5mm 63 ±25年 51-64层 294 ±37年 300-310层 775 ±46年 795-813层 1006 ±52年 990-999层 2cm 2800 2400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 20 40 60 80 L S 9 6 0 2 Calendar age ( year before 1996 ) 年层厚度(微米) 1996 1496 996 日历年代(公元年) Stalagmite and High-resolution Climate record 钟乳石 珊瑚 湖泊钻孔取芯 湖泊沉积物 史料 四、气候模拟 气候模拟: 根据一定的大气或海洋动力学、热力学定律,在给定边界条件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气候。 1950年,Philips采用低纬加热、高纬冷却的热源热汇,同时考虑地面摩擦,成功地模拟出中纬度的西风急流和费雷尔环流。 气候模拟四个阶段: (1)第1阶段:1950年代—1960年代初期,重点研究大气环流与地面气候平均状况的形成。在给定边界条件下,算出了接近实际情况的全球海平面气压分布与气温分布及对流层环流特征。许多物理过程的考虑还比较粗糙,所模拟的平均场,如果仔细检查的话,也同观测资料有不少差异,特别是大气活动中心的强度与位置模拟的不大好。 (2)第2阶段:1960年代—1970年代中,进一步改进了模式,提高了模式的水及垂直分辨率,改进了辐射、凝结和对流参数化方法,引入更接近实际的下边界条件,如大地形、SST、冰雪分布等。因此,不但提高了模拟气候平均态的能量,还能模拟其季节变化及二级环流,如亚洲季风。 (3)第3阶段(1970中---1980年代):主要做敏感性试验: CO2加倍、太阳常数变化1%或2%,SSTA等 1989年 AMIP试验:大气模式比较计划,30个模式参加。 (4)第4阶段(1980年代末---至今) 气候模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用观测的SST强迫大气环流模式,进行几十年到百年积分,看大气对SST变化的响应;用耦合模式进行一百年乃至几百年的积分,研究自然气候变率,一方面分析气候变率的空间分布(NAO),另一方面分析气候振荡的时间变率;用耦合模式,作渐变分析,研究CO2每年增加1%,以及对流层气溶胶逐渐增加的影响。 五、气候预测 目前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把月以上的预报称为短期气候预测。 气候预测分为两类:一类采用统计方法,另一类采用动力学数值预报 100多年前,有的国家已经开始用相关回归方法作长期预报。(经验预报,预报准确率只有55%-60%,气温比降水预测准确率要高一些) 冯·纽曼指出,从预报角度,大气运动分: 1)初始场外推——中、短期天气预报 2)与初始场无关——敏感性试验 3)距初始场较远——短期气候预测 * * Water va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