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传热 .pptx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 热;第一节 概述;能量回收:节能减排、资源回用! 同时,是化工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 余热资源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又一常规能源。;二、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2、对流 流体内部质点发生相对位移的热量传递过程。;三、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与传热速率方程式;2、热载体及其选择 ;冷却剂:水、空气、冷冻盐水、液氨等;3、传热速率与热流密度;5、两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6、传热速率方程式;第二节 热传导;不稳定温度场 ;(2)温度梯度 ;2、傅立叶定律;3、热导率;1、固体热导率 ;2、液体热导率;4、平壁的稳态热传导;由假设可知:为稳态一维热传导,根据傅里叶定律;例:平壁A=20m2,b=0.37m,t1=1650oC,t2=300oC,材料导热系数?=0.815+0.00076t (t:oC,?:W/(m?oC))。试求平壁Q和q。 ;(2)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例:燃烧炉最内层耐火砖b1=150mm,中间层绝热砖b2=290mm,最外层普通砖b3=228mm。已知t1=1016oC, t4=34oC,求t2和t3。设各层接触良好。 ;材料;5、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傅立叶定律 ;注:在稳态下通过圆筒壁的导热速率Q与坐标r无关,但热流密度q;与单层平壁类似形式的计算式:;例:有外径为426mm的水蒸气管路,管外覆盖一层厚为400mm的保温层。保温层材料的热导率?=0. 5+0.0009t W/(m?K)。水蒸气管路外表面温度为150oC, 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为40oC。试计算该管路每米长的散热量。 ;(2)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例:在一 的钢管外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层为40mm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率为?=0.07W/(m?oC),外层为20mm的石棉层,平均导热率为?=0.15W/(m?oC)。测得管内壁温度为500oC, 最外层表面温度为80oC,管壁的热导率?=45W/(m?oC) 。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两层保温层界面的温度。 ;(2) 保温层界面温度t3;第三节 对流传热;式中 Q ─对流传热速率,W; ?1、?2 ─ 热、冷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W/(m2·K); T 、TW、t、tW ─ 热、冷流体的平均温度及 平均壁温,℃。 ;2、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自然对流的产生:;(3)流体的物性 ?,?,?,cp,? ;3、对流传热的特征数关系式;变量总数:8个 基本因次4个:长度L,时间T,质量M,温度? 根据π定律,无量纲特征数(8-4)=4; ;一般形式:Nu=f (Re, Pr, Gr) 简化:强制对流 Nu=f (Re, Pr);;4.无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特征尺寸为管内径di 流体被加热时,n=0.4;被冷却时,n=0.3。;以下是对上面的公式进行修正: 高粘度 ;l/d60 ?? ??;例:常压下,空气在管长为4m,管径为 的钢管中流动,流速为15m/s,温度由150oC升至250oC。试求管壁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所以,可用圆形直管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公式计算,本题中空气被加热,n=0.4;蒸气冷凝时的对流传热;2. 膜状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2)蒸汽在垂直管外(或垂直板上)冷凝;3. 影响因素和强化措施 (1) 液体物性 ??,??, ??, r?? ?? (2) 不凝气体 不凝气体存在,导致?? ?,需定期排放。;(5) 强化措施: 目的:减少冷凝液膜的厚度 水平管束:减少垂直方向上管数,采用错列; 垂直板或管:开纵向沟槽,或在壁外装金属丝。;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① ;2. 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 (1)液体的性质 ;第四节 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1、热量衡算 热负荷Q:单位时间冷、热流体间交换的热量。;无相变时 ;相变时 ;2、传热平均温度差(?tm)的计算;逆流与并流;以冷、热流体均无相变、逆流流动为例推导?tm :;;;;折流与错流的平均温度差;流向的选择:逆流与并流的比较;(2) 载热体消耗量;(3) 温度差分布;3、总传热K的计算;稳态传热 ;(1) 若传热面为平壁;以圆筒外表面为基准:;(4)污垢热阻的影响:;4、壁温计算;5、传热计算举例;解:;(4)管壁温度;第六节 换热器;2、间壁式换热器;(2)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文档评论(0)

chilejiup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