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的自学方法与技巧——掌握自学的基本方法
--大学生
学习观 --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
对于学习方法的界定,目前说法比较多,通常人们往往
指读书方法。比较科学全面的理解,学习方法是指人们在学 习知识和技能时, 所采取的动机、 态度、 原则、途径、程序、 技能、手段。
、自学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我们的古人十分热爱学习。在浩繁的文化遗产中,留下
了许多具有学术价值的 #8220; 学习方法 #8221; 或日
#8220; 治学方略 #8221; 。其中反复强调和提倡的是循序渐 进,学思结合,学贵有疑。
学习要循序渐进。 朱程理学的创始者朱熹说: 读书之法,
在循序渐进。求速难以理解,求速难以守恒。古人讲的循序 渐进,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学习要有顺序,要有计 划,要有目的,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出筒入繁,由近及 远的按照人类吸收知识的科学规律进行。有目的读书,按照 既定的目标积累知识,坚持不懈,才能获得系统的有机的完 整有用的知识。这就是知识结构的有序性。那种无目标无目 的,盲目地读,心中无数,见书就读,或者见异思迁,今天 读这个,明天读那个,会碌碌终生,一无所获。我国南北朝 时期南朝梁元帝萧绛,终生酷爱读书,但却是随意涉猎,没 有研读治国安邦之道, 终至国破家亡。 当京城被敌攻破之际, 他步入东阁竹殿,恨恨地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
有一首怜愚诗也对那种朝秦暮楚无固定目标的人,进行了辛 辣的讽刺。诗言: #8220; 一笛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 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朝催人白发多。 #8221; 这种人贪 多求全,反而一事无成。在通往知识宝库的途中,匆匆忙忙 拣了一辈子,却是碎石野草,被其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望 宝兴叹,了却终生。这种人忘掉了知识结构里讲的知识的有 序性。
学习要学思结合。对计划阅读的书要进行分类,使
#8220; 精读#8221; 与#8220; 粗读#8221; 结合起来。精 读要 #8220; 细嚼慢咽 #8221; ,熟读精思, 要消化吸收。 古 人云: #8220; 学而不思则罔。 #8221; 学习一段之后, 要总 结一下,看有哪些新收获,哪些问题没有弄懂。对复杂的问 题要一层一层地深入思考。这样才能 #8220; 去尽皮,方见 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渐渐向里寻到那精 英处。 #8221;
是否所有的书都要精读呢 ?当然不是。现代著名物理学
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读书体会时精辟地指出: #8220; 在所 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扭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 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 的一切。 #8221;
对大学生来说,书本上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
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 且还应该懂得人家是怎么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 少难关,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也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
#8220; 虚必涵咏,切己体察 #8221; ,把学过的东西 #8220;
体贴到身上 #8221; ,一旦需要,它便会如鱼跃鸢飞,涌现
脑际。学贵有疑。学习时要敢于质疑, 善于发现问题。 #8220;
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8221;
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8221; 。只
有在阅读中善于提出问题并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 创新。对前人写的书, 前人的理论, 前人的成果, 不能盲从, 不能迷信,而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凡事问一个为什么, 问它是否真有道理。因为前人,他人,受到各种局限,看问 题,作研究,也会有片面性,有不足,甚至有错误。善于学 习钻研的人,才能发现前人的不足和错误。同时,社会、时 代、科一学技术、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提出新 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得出新的结论,探寻 新的规律。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既能 #8220; 入书
#8221; ,又能#8220; 出书#8221; 。千万不能钻到书本里 出不来,成为书虫,成为读死书读书死。
二、增强记忆能力的窍诀 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创造力的基本条
件。而要获得知识, 就必须储存信息, 储存就是记忆。 所以,
在研究学习方法的时候,研究记忆方法,就成为最重要最基 本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我国著名人才学专家王通讯提出的内储外储理
论。为如何增强记忆能力,寻求科学的记忆方法,探讨记忆 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把信息储存在大脑里。这就是知识的内储。但,记忆是
需要花费时间,消耗精力的。有些知识只需知道到哪里查找 就可以,不必费脑去记忆,这类知识就需要外储。那么,那 些知识需要内储呢 ? 这要由攻读的专业而定,由选择的攻关 目标而定。它的基本原则是,凡属常用的、重要的、能够举
反三的,构成一个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