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巨子——祝总骧教授的科学人生.docxVIP

经络巨子——祝总骧教授的科学人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络巨子——祝总骧教授的科学人生 第四章祝总骧与和郝金凯组合的“双子星座” 在中国经络学界,祝总骧和郝金凯两位教授素以“双子星座”著称。共同的理想和抱负,使他们走到一起,就像浩翰的苍穹中的两颗璨灿的星星,彼此相互映衬,向天下芸芸众生辐射出和谐、温馨的光芒,给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们一种呵护、一种关怀。 郝金凯的困惑 著名女作家张抗抗女士曾经为祝总骧写过一篇题为《千古之谜的破译者》的报告文学,在那篇报告文学里,张抗抗美誉祝总骧和郝金凯为“双子星座”。祝总骧运用三种方法来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而郝金凯则在祝总骧证实经络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两人共同创造了“实验经络针灸疗法”。他们精诚合作的结果是开创了中国针灸经络的崭新时代。 我们从2021年4月便开始忙于这本书的采访和构思,那时我们便迫不急待地想采访一下被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美誉为“双子星座”之一的郝金凯,多次向祝总骧打听郝金凯的下落,不料世事沧桑,时过境迁,祝早已和郝失去了联系。我们为采访不到郝金凯而遗憾不已,假如在这本书里不介绍郝金凯的话,那么这本书将黯然失色了许多。 正像两句古诗所表述的那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2021年1月14日,我们通过“百度”搜索到郝金凯的网页,这不就是我们要苦苦寻找的那个人吗?我们顺着文章后面的联系方式很快找到了现任广东省珠海市实验针灸研究所所长的郝金凯,说明原委,请他配合。 郝金凯在电话的那端依照我们开列的采访提纲,娓娓地诉说了他与祝总骧教授之间鲜为人知的科学人生的故事。 1949年,祝总骧在北京的华北国医学院生理系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郝金凯则是他的学生。祝总骧仅比郝金凯年长4岁,但是郝金凯对于这位年轻的老师却极为尊重。 1950年,国家卫生部成立了北京中医进修学校,祝总骧和郝金凯同时调任该学校,从事生理学研究。1958年,祝、郝两人便在当时最具权威性的《生理学报》上,合作发表了《针刺对家兔发热的影响》学术论文。这一年,郝金凯在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他发现当时首都北京医院林立,先进的医疗设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而中医院、中医科却门庭冷落。这两种较大的反差,深深地刺伤了致力于传统中医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郝金凯。他感慨道:“没有病人,哪来临床实践?缺少临床实践,又何谈研究工作?这样的社会现实,即使有一腔热血,却也无用武之地。” 1961年,郝金凯参加巡回医疗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这一昔日的革命圣地。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对于郝金凯等人的到来表示了十二分的欢迎,他们无比信赖地对郝金凯说:“大夫,有针你就扎吧,这办法花钱少,治得又快。”郝金凯的眼眶湿润如潮,他说:“多么朴实无华的父老乡亲呀!我要感谢你们给我开辟针灸研究工作的崭新天地。”就这样,郝金凯的名字不胫而走,许多缺医少药、饱受贫病交加之苦的人们趋之若鹜地请求郝大夫为他们治病。那段时间,郝金凯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短短几个月,仅病毒性高烧,他就连续收治了1000多例。为此,他写出了《针灸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论文,赫然发表在国家卫生部主编的建国十周年的论文集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的脍炙人口的两句诗,恰好表述了郝金凯当时的心情。他说:“延安的人民燃起了我研究针灸之火,这火离不开延安的父老乡亲。”他毅然放弃了北京优厚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举家西迁到了延安革命老区。 “在延安,虽然没有像样的研究所,但是有关心我针灸研究工作的许许多多的好同志;在延安,虽然缺少研究必需的资料,但是有成千上万个相信针灸的患者……”郝金凯在电话的那一端打开记忆闸门,一任桩桩往事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郝金凯说,当时的延安地委书记白志明是一位礼贤下士的党的优秀干部,曾经虚心地向他学习过针灸医术,并且得益于祖国针灸医术的神奇疗效。他当时出于一位共产党员对广大农村老百姓健康的关切,断定“针灸在陕北最实用”,并为此号召应把针灸技术推广到全地区。没过多久,延安地区掀起一股“针灸热”,村村社社开办针灸学习班,乡乡队队请郝金凯讲课。郝金凯编著的《常用穴位三字经》一下印了18万份,几乎所有的下乡干部随身装一盒银针,带一本他写的书,便可随时为老百姓扎针治病了。 1963年,郝金凯根据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呕心沥血地写出一部长达40多万字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为这几千年来第一部完整的针灸著作题写了书名。1974年,他又出版了75万余字的长篇巨制《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把我国传统的400多个经外奇穴增补到1000多个。几年后,70万余字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二集定稿,80万字的《经穴》初稿业已完成。 郝金凯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然而他却认为自己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