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表面活性剂.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历史 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罗马,在美索不达米亚的Sapo山上进行祭祀,要焙烧大量的山羊肉做为祭品供奉罗马神,焙烧时流出的油脂流到草木灰中,从而生成大量的肥皂物质,后被雨水冲到sapo山脚下,被北河岸的泥土吸收,这里的泥土的去污效果,被善男信女误认为是神意。;19世纪初期 比利时的雷希勒,报告他在实验室中制作出一种类似肥皂的物质; 19世纪中叶 一方面肥皂开始实现工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1831年:福海梅最先用橄榄油和苦杏油制作出土耳其红油; 土耳其红油即蓖麻油与硫酸反应的产物,蓖麻油为蓖麻油酸的三甘酯。该产品深度磺化后,耐酸耐硬水; 1875年:土耳其红油被用于工业生产中;;1900年左右:有一种新的土耳其红油流入欧洲市场,被广泛使用; 1916年:德国禁止用食用油制造肥皂; 1917年:德国知名的染料,苏打公司BASF厂的居恩持尔博士,完全不用油脂而是用丁基奈(从煤焦油中提取,)制造出异丙基萘磺酸钠,商品名称为——Nekal-A; 1925年:Nekal-A在美国和德国投入生产; 1928年:油酸丁酯硫酸酯钠,商品名阿维罗;;1930年:发展出高级醇洗涤剂,比如月桂醇硫酸钠,商品名Gardinol,功能多。还有Igepon-A/T,Vel(脂肪酸单甘油酯) 1933年:IG公司完成Aerosol和Decersol等琥珀酸衍生物 二战结束:美国阿特拉斯制粉公司发明:span和tween,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先驱;第6章表面活性剂;第6章表面活性剂;第6章表面活性剂;第6章表面活性剂;第6章表面活性剂;第6章表面活性剂;第6章表面活性剂;眼 影 ;第6章表面活性剂;指甲油;香 水;生活小知识 ; 冰淇淋是我们最喜爱的食物;有了洗涤剂我们的生活才能如此美好。若没有表面活性剂,这两样东西都不会有。这真是太可悲了。 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了表面活性剂,也不会有人为没有冰淇淋和洗涤剂而哭泣。因为没有表面活性剂,人也没有了。 ;§6.1 表面与表面张力;气-液界面;气-固界面;液-液界面;液-固界面;固-固界面; 表面分子与体相内部分子所处的状态不同,ex:在液相(水)与气相中,水分子内部受到周围水分子的作用???是对称的,其合力为零,水分子在液体内部移动不需要做功;而表面分子,液相分子对它的作用力远大于稀疏气体对它的作用力,因此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其合力指向液体内部,结果产生了表面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并垂直于表面的力。(如下图);表面张力示意图;(a);结论:表面分子不稳定,它有向液体内部迁移的趋势,即有缩小表面积的趋势。这个力简称表面张力。ex:水珠、汞滴等。;表面张力 f = r×L×2 r—表面张力系数, 单位N·m-1。;§ 6.2 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 由图可以看出:1、2为表面活性物质;3为非表面活性物质。而1、2有明显的区别:一、二者结构明显不同,且1分子能发生缔合形成胶束。二、1类物质加入少量既有明显的表面活性。三、1类物质具有一些实际生活所要求的特性,如润湿、乳化、增溶、起泡、去污等。1称为表面活性剂。 ;§ 6.3 表活剂的分子结构特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亲水示意图;§ 6.4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R-(C6H4)-O(C2H4O)nH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4.2 按亲水基的结构分类;6.4.3 按疏水基的种类分类;硅表面活性剂;2.高分子表面活性剂;3.生物表面活性剂;4.冠醚型表面活性剂;6.4.5 其他分类方法;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两亲结构”,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亲水基力图进入水中,疏水基则力图离开水伸向空气,结果是表面活动剂在界面上发生相对聚集,这种现象叫做“吸附”。由于吸附,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 ; 当吸附达到一定程度后,吸附量不再增加,趋于恒定,此值称为饱和吸附量,用Γ∞表示。此时,再增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则于“胶束” 的形式存在。此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发生质变。常见的有球形、棒型、层状、长栅状。; 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互相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小了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胶束结构示意图;a.球形胶束;b.棒状胶束;第6章表面活性剂;c.层状胶束;第6章表面活性剂;3. 临界胶束浓度—CMC (Critical Micell Concent

文档评论(0)

dali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